四川省大力推广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防治稻瘟病技术,实行杂交稻和糯稻间栽,不仅有效地控防了稻瘟病,而且使种稻农民每亩增收近百元。去年全省已有600万亩稻田推广这一技术。 据了解,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朱有勇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对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稻瘟病进行攻关研究,获得重大突破,经全国大面积试验推广,在防病、增产增收和大幅度减少农药施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并且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利用水稻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稻瘟病的理论和技术,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国际水稻研究所苗东华研究员介绍说:“糯稻栽入杂交稻中,病菌发生了改变,无法像在单一品种稻田中那样形成优势。同时,杂交稻和糯稻间栽后,田间微生态环境也发生改变,湿度变小,光照增强,使易于在潮湿环境中滋生的稻瘟病得到有效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