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27日电(特约记者 王永孝 通讯员 张荣 记者陈瑜)第二炮兵副司令员、国庆阅兵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于际训今天透露,第二炮兵参阅的5个导弹装备方队由6支导弹劲旅组成,108枚参阅导弹全部是最新型号。阅兵过程中,第二炮兵将作为整个地面受阅方队中的“压轴”巨阵出现。
“第二炮兵今年参加国庆首都阅兵的人员数量多、装备种类全、方队规模大,都是空前的。”于际训介绍,与前两次国庆阅兵相比,武器装备阵容突显五大变化——
导弹家族更大。此次参阅的导弹武器装备,全部为首次亮相的新型主战武器,共计108枚。其中包括两种不同射程的地地常规导弹,一种常规陆基巡航导弹,一种核常兼备的地地中远程导弹,一种洲际战略核导弹。数量上比以往阅兵大幅增长,标志着我国战略导弹武器已由单一型号发展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并存的导弹大家族。
导弹身材更小。随着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导弹武器大量采用固体燃料推进剂新技术,普遍“瘦身”。此次阅兵所展示的5种型号导弹,无论常规导弹还是核导弹,全部采用固体燃料,体积小、本领大。
导弹威力更强。此次受阅的新型导弹武器,是近年来第二炮兵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集中展现,充分展示“核常兼备、固液并存、射程衔接、战斗部种类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发展成就。依托这些新型主战武器,真正实现了隐蔽实施作战准备、突然发起火力突击、快速实施波次转换。
导弹精度更高。首次亮相的陆基巡航导弹,能够多发连射、低空飞行、隐蔽突防、精确制导,是实施中远程精确打击的一把利剑,标志着我国战略导弹部队实现了“精确打击、精准点穴”的精度跃升,打击样式和作战能力实现新的突破。
导弹机动更快。过去,导弹装备静卧深山、机动困难、发射准备时间长。此次阅兵亮相的所有导弹装备,全部采用车载发射方式,拉起来就可以跑,到达预定地点后,竖起架子就可以打。
自1984年首次参加国庆阅兵以来,第二炮兵常规打击力量和战略核力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作战能力显著提高,共和国的“核盾牌”更加坚固。于际训认为,向世人展示精良的武器装备和精锐之师,体现了一支军队的自信和勇气。他同时强调,我国战略导弹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据了解,此次阅兵中,除展示5支装备方队,第二炮兵还首次组成学员方队。该方队由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和第二炮兵士官学校联合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