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后期,计算机科学继人工智能之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人工生命。人工生命可定义为:以计算机为研究工具,摸拟自然界生命现象,在计算机上生成类似于生命的行为,以生物分析为主对现有的生物学作出必要的补充。首先提出“人工生命”概念的是美国洛斯·阿莫斯国家实验室的克里斯·兰顿博士。他在1987年时指出:生命的特征在于具有自我繁殖、进化等功能。地球上的生物只不过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只有用人工的方法,用计算机的方法或其他智能机械制造出具有生命特征的行为并加以研究,才能揭示生命全貌。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科研人员开始了人工生命的研究。人工生命的应用,主要是将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的机理用于科学与工程的有关领域。
目前,人工生命已经大大超越以前生物领域中,对现有生物进行改进的人造生物的框架,而是研究如何建立具有生命特有行为即自律生成行为的系统。人工生命是以计算机为媒介模拟生命或具有生命特征的行为,包括那些自组织、自学习以及信息的复制与传播行为。因此,人工生命的研究是用计算机来构造生命特有的自律行为的人工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