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长红枣产业化开发基地建设
项目基础:一是枣庄市山亭区是我国长红枣的主产区之一,我国枣品种达300多个,鲁南是长红枣主要产区。二是开展了品系选优工作,选育了四个优良株系,拥有很高的品种优势。三是品牌建设取得成功,建有枣博园(种质园),2003年以来每年举办大枣节;四是研究出的“两花一枣”栽培模式(两花一枣:即枣园内套种地膜花生、地堰栽植金银花),实现了早产高效;五是培植成功了500亩的富硒长红枣基地;六是专门从事长红枣果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现年加工能力已达2000余吨。七是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科技队伍,园区内共有专业科技人员117人,并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有关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具备技术优势;九是初步形成了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
项目总体目标:该项目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建成长红枣苗木繁育基地100亩,建枣树品种博览园100亩。建成一定规模的长红枣果品批发市场。扩大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年加工长红枣能力达到5000吨,配套建设气调库,组建技术开发中心。该项目建设完成后,一是推广“两花一枣”栽培模式6万亩;二是6万亩老枣园加强管理,推广标准化生产;三是经过枣庄长红果品开发有限公司对长红枣等进行加工,增加附加值,实现周年供应,按年加工能力5000吨,平均每吨8250元计,可比开发前年增产值为2475万元,年增利税112万元,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四是育苗基地可繁育120万株枣苗,总产值为240万元。
技术保障措施:一是该项目技术主要来源于本区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并依托和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亭区农业科技开发中心;二是技术集成、转化、推广方式走“市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的路子;三是定期聘请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和依托单位专家做技术指导,定期培训技术人员,并为枣农做现场指导;四是技术路线:品种的引进和筛选→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品种的规模化种植和推广→品种示范基地的建设→品种的推广和产业化生产。
项目实施地点:店子镇、冯卯镇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