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成果 > 工业 > 其他
2019科技成果汇编(上)
2019科技成果汇编(上)
点击量:发布时间:2020-03-25 11:29:38
行业: 其他
标底金额:
关键字:
完成时间: 2020-03-25 00:00:00.0
技术性质: 所有性质
成熟度: 研发中
合作方式: 联合开发
所有权人:
 主要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

目 录
新材料
材料表面强化与改性及再制造工程·····································1
创新离子渗氮表面改性技术···········································2
高性能压电材料的组成设计及工艺优化·································3
环保型石墨烯微片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4
环保紫外光固化硅油基离性剂的应用···································5
一种高发泡倍率 EPDM 泡沫材料及其发泡成型方法······················6
耐热型全生物降解材料···············································7
铜导线辊式快速阳极氧化处理技术·····································8
微弧氧化技术·······················································9
无溶剂/高固含量环境友好型自抛光防污涂料用基体树脂··················10
一种新型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11
医用导电压敏胶····················································1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13
PBI 基高温质子交换膜制备及应用····································14
农林废弃物提取植物色素及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15
微胶囊制备技术与应用··············································16
创新离子渗氮表面改性技术··········································17
环保型涂料助剂····················································18
膜法水处理技术与创新··············································19
有机硅杂化聚醚树脂及密封胶········································20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21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22
高性能压电材料的组成设计及工艺优化································23
水性透明防腐涂料··················································24
一种新型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25
材料力学性能精准鼓胀试验测试方法··································26
年产10 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项目·································27
年产20000吨壬烯、十二烯···········································28
年产20000 吨壬基酚项目············································29
58吨/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0
微弧氧化技术······················································31
高强度高导电、耐腐蚀纳米结构铜合金·································32
连续热浸镀锌池管理关键技术········································33
无溶剂/高固含量环境友好型自抛光防污涂料用基体树脂··················34
材料表面强化与改性及再制造工程····································35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36
耐热型全生物降解材料··············································37
微弧氧化技术······················································38
高强度高导电、耐腐蚀纳米结构铜合金·································39
激光热喷涂非铝涂层在海洋工程防腐蚀中应用··························40
低温流动层法制备碳氮化物涂层的关键技术在精密模具上应用············41
阴极离子镀超硬涂层在硬质合金刀具上应用····························42
装备制造
高含盐有机有毒工业废水污染物消减与资源化利用技术··················43
利用气幕密封的旋转进料器··········································44
利用气幕密封的旋转进料器·········································45
一种同向啮合莱洛三角形转子泵······································46
工业废气细颗粒污染物高效洁净处理技术及装备························47
工业废气余废热提质与规模化高效利用技术····························48
换热器自转扭带在线污垢清洗和旋流强化传热复合技术··················49
水压试管机计算机监控系统··········································50
水压试管机计算机监控系统··········································51
具有智能监控系统的阀体气密性检测设备······························52
配置机械手和脑机接口的智能轮椅····································53
数控深孔钻床及智能监控系统········································54
教学机器人(双目视觉装配机器人;配置机械手和视觉系统的移动机器人)···55
智能预警灭火机器人················································56
视觉定位工业装配机器人············································57
高压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58
互感器自动检测机器人··············································59
往复泵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及工程应用································60
重要零部件的超声波自动探伤系统、各类非标机械(含新型并联机械)的研发·· 61
高速列车空心车轴超声波自动探伤系统································62
铁道列车实心车轴(含轮对)超声波自动探伤系统·························63
一种蜂窝秸杆打捆装置、一种卡扣式秸杆打结器························64
全焊接双波纹板式气体换热器成套技术································65
多晶硅生产冷氢化工艺加热合成反应关键技术装备······················66
双管双管板安全型换热器设计········································67
特殊搅拌传动装置优化设计及软件····································68
基于电化学复合的金属表面精密镜面加工技术··························69
装备及零部件绿色再制造技术········································70
一种实用 Delta-CU 三平移并联操作手································71
一种新型 (Pa3R)2R-RSS 的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操作手····················72
一种新型2-(Pa3R)3R 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操作手·························73
一种新型2-(Pa3R)3R 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操作手·························74
含水油脱水器······················································75
气液分离器························································76
除砂器····························································77
天然气脱蜡························································78
一种油砂分离工艺··················································79
一种钻井泥浆处理工艺··············································80
旋流井····························································81
一种油气水三相超重力分离器········································82
生物技术及医药
一种油气水三相超重力分离器········································83
嗜热细菌在采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84
医用导电压敏胶····················································85
应用于哮喘患者日常保健的天然提取物································86
生物电采集及神经反馈系统··········································87
丁二酸加氢制备 1,4-丁二醇及γ-丁内酯技术····························88
丁二酸加氢制备 1,4-丁二醇及γ-丁内酯技术····························89
雷达吸波材料六角晶系铁氧体的制备技术······························90
防弹衣材料聚苯硫醚聚合新工艺······································91
五氟磺草胺的合成工艺开发··········································92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技术生产硝酸异辛酯产品····························93
芳香醛的连续流绿色合成新工艺技术··································94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技术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95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技术合成溴代叔丁烷······························96
硝基胍的连续安全生产工艺··········································97
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连续流反应技术··································98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技术生产硝基氯苯································99
氧氯丙烷的连续合成反应新工艺·····································100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合成1,5-二硝基萘和 1,8-二硝基萘新工艺···········101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技术生产己二酸产品·······························102
节能室外涂层/墙体·················································103
一种基于天然锰铁矿的高效低温脱硝催化剂···························104
能源环保
集装箱式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一体化系统·····························105
水性中厚膜阴极电泳涂料···········································106
面向不同应用领域,基于模块集成优化、高效节能油气回收成套技术·······107
过程装备流场数值模拟·············································108
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和参数调整技术·······························109
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和参数调整技术·······························110
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和参数调整技术·······························111
水驱油藏矢量化生产优化技术·······································112
抽油机变频储能技术应用···········································113
止血芳酸残渣的资源化利用·········································114
基于MVR 热泵技术的 DMF/DMAC 节能回收系统····················115
电子信息
土壤参数自动测试装置及高端智能盆栽系统···························116
一种射频矢量信号合成的方法·······································117
一种发射极耦合正弦积分鉴相器及检测方法···························118
测量构件内部温度置入式X 射线成像方法与设备·······················119
一种无线传感光电式油水排放自动分离装置···························120
基于云平台的监管信息化体系开发与推广应用·························121
基于概率位置模型的空间位置误差影响消除方法·······················122
冶金工业钢包精炼炉系统先进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123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防伪与追溯技术···································124
企业电能服务平台·················································125
其 他
太阳穴手动按摩装置···············································126
双向旋滚式腹部按摩器·············································127
医院护理托盘安放架···············································128
安瓿切割装置·····················································129
胃内食糜抽吸装置·················································130
赏罚分明的道路减速带·············································131
原油管式加热炉对流室炉管腐蚀状况的声发射检测·····················132
石化装置设备可靠性评估(RCM)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133
油田地面工程管理信息系统·········································134
油气井口装置抗应力腐蚀与冲刷性能研究·····························135
中药靶向纳米分子活性制备及功能化妆品生产技术·····················136
蟛蜞菊内酯化学全合成制备技术和天然产物生产技术···················137
抗前列腺药恩杂鲁胺(MDV3100)新技术及制剂制备技术···············138
连续化生产 1 万吨/年 2,4-D除草剂专利生产技术······················139
绿色除草剂嘧啶肟草醚专利生产技术·································140
材料表面强化与改性及再制造工程
负责人:赵晓兵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584385249
E-mail:zhaoxiaobing00@163.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机械零部件表面进行涂层加工,使机械零部件具有良
好的耐磨、防腐、热障、散热等性能,广泛应用于轧辊、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生
物医疗、电子器件等领域。所研制的WC-Co、Ni-Al2O3、Cr2O3、Al2O3-TiO2、
ZrO2 等涂层已成功在多家企业获得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件的使用寿命并大幅度
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明显。所研究的非晶纳米晶 Mo 基和 Fe 基涂层具有良好的耐
磨和耐腐蚀性能。通过对骨组织替换植入体材料的表面改性,提高植入体的骨整
合性能和原位抗菌性,在整形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授权专利2件
1
创新离子渗氮表面改性技术
负责人:魏伟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656116725
E-mail:benjmain.wwei@163.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技术优势:
铜合金高强高导制备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少量合金元素强化效果不明显,
大量的合金元素会恶化合金的导电性。本项目克服单一合金元素强化效果有限,
多元多相强化难以控制的不足,利用剧烈塑性变形技术,充分发挥细晶强化、纤
维强化和时效强化的协同作用,在纳米结构基体上分布纳米相(或原位增强纤
维)。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项目组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3项,企业委托项目10
项。在Acta Mater、Scripta Mater 等刊物发表论文 100 余篇,出版中文专著 3
部,申请发明专利20件,获授权发明专利11件。设计建立产品生产线3条。
2
高性能压电材料的组成设计及工艺优化
负责人:方必军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915008372
E-mail:fangbj@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成果发展了钶铁矿/钨锰铁矿前驱体预合成法,获得了应用于多层陶瓷电
容器工业、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较小的介电损耗的 PFN、PScN 基铁电陶瓷新配
方。通过添加第二相形成固溶体和掺杂烧结助剂的方法,在常压下烧结获得了具
有高致密度、高性能的(Na1-xKx)NbO3(NKN)基无铅压电陶瓷。通过柠檬酸盐法
制备了 Li 掺杂的 BZT-BCT 纳米陶瓷,有效地降低了陶瓷的煅烧温度,制备的陶
瓷致密度较高、电学性能优异。
应用概况:
研究成果探索出新的高性能压电材料及陶瓷制备新工艺,拓宽了材料应用范
围,适合电子元器件企业应用。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相关成果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等期刊发表SCI收录的论文8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9件,申请中国发
明专利7件(已公开)。
3
环保型石墨烯微片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负责人:储富强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88162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石墨烯导电碳浆是用石墨烯、环保型树脂和溶剂配制而成的低阻值、高附着
力、表观润滑的新型高性能丝网印刷碳系导电浆料。该碳浆性能稳定、无沉降、
无结皮现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印刷适用性优异、固化条件温和、印刷图案
质量轻、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电热膜,墙暖画,发热地板等产品,有望应用于
射频天线、智能包装等领域。石墨烯导电胶带主要导电添加成分为石墨烯,拥有
良好的导电性,专门为扫描电镜(SEM)和 X-射线能谱仪(EDS)固定观样本设
计。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不可辨结构,是观测整个样本的理想背景基片。在 EDS
中使用这种胶带不仅可大大降低背景的X射线值,提高观测精度还可减小观测限
度,可根据不同要求定制尺寸。石墨烯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自发热的低温远红
外辐射电热膜,以石墨烯导电碳浆层为发热体,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热体中的碳
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产生的热能以远红外和对流的传递形式,自然均匀的提高
温度。该产品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电致发热产品,具有表面发热温度均匀,发
热效率高,寿命长,并具有远红外理疗功效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除冰系统、医
疗用加热垫、家用电采暖、办公用品和汽车用品等领域。
技术优势:
导电性能优良,耐热性能良好;高真空下挥发度更低;
胶带表面颗粒趋于更高的放大倍率,并减少飘移。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3篇
4
环保紫外光固化硅油基离性剂的应用
负责人:薛小强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5261198886
E-mail:xxq969@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离型硅油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离型材料行业和市场,包括消费品、包装、工
业制造、建筑、图文印刷、医疗卫生产品、烹饪烘焙等许多应用行业。离型硅油
易于涂布且固化快,可在各种基材上形成不粘涂层,从而使不干胶产品(压敏胶
PSA)和诸多粘性材料满足最终的应用需求。离型硅油能够灵活地涂布于小型基
材表面(如:邮票或胶条),还足够牢固,可用于沥青衬层和屋瓦等建筑材料。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型硅油还必须具备其它特殊性能,满足防伪标签、全息
图、智能标签(包括RFID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它数字智能应用的需求。
特别适用于热敏纸涂布有机硅,常规的高温固化的硅油,因为温度高于 90℃,
热敏纸会变黑丧失热敏打印功能。在热敏纸涂布光固化有机硅,常温固化成膜,
保护热敏纸,且具有优异的防水和离型性能,适用于热感打印纸材。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经申请专利1件,PCT1件
5
一种高发泡倍率 M EPDM 泡沫材料及其发泡成型方法
负责人:廖华勇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5861196196
E-mail:lhy@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拥有一种高发泡倍率三元乙丙橡胶(EPDM)泡沫材料及其发泡成型方法。本
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按照本发明配方及工艺制备的 EPDM 泡沫发泡倍率较高,超
过常规的 700%,使得发泡倍率最高为 870%,泡沫密度和力学性能可调,而使用
的样品成本并没有增加,即性价比高。预期效益:产品可用于汽车行业、包装行
业,效益好。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经申请专利1件
6
耐热型全生物降解材料
负责人:邹国享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515258573
E-mail:qvblybf@163.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提供一种耐热型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聚乳酸材料为基体树
脂,加入的耐热改性剂成本较低,且与聚乳酸一样可完全生物降解,生产过程所
用设备简单,只须在通用设备上做一些改进,所制备的耐热材料与进口料相比有
明显的价格优势。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7
铜导线辊式快速阳极氧化处理技术
负责人:魏伟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515258573
E-mail:qvblybf@163.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铜导线在加工、包装、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常常因铜表面接触空气氧化而影响
其外观品质和导电性能,而一般的铜导线防锈技术往往不能兼顾这两个方面,通
常提高了耐大气腐蚀性能,导电性能却有明显下降;反之,维持了导电性能,防
锈效果则无法令人满意。本团队以辊式电化学转化方式、环保型阳极氧化液和高
电流密度为特征,常温实现铜导线表面快速阳极氧化,可在各类铜导线表面快速
获得超薄的致密氧化物膜层。
应用概况:
铜导线表面处理领域。适用于各类铜质导线、铜包铝和铜包钢导线在高速生
产条件下,获得具有特定耐压等级和良好的耐大气腐蚀性能。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项目组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4 项,省部级项目 13 项,企业委托项目 10
项。在 Acta Mater、ScriptaMater等刊物发表论文 100 余篇,出版中文专著 3 部,
申请发明专利20 件,获授权发明专利 11 件。设计建立产品生产线 3 条
8
微弧氧化技术
负责人:宋仁国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5261136339
E-mail:songrg@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微弧氧化(Micro-arcoxidation,MAO)技术是通过电解液与相应电参数的组
合,在铝、镁、钛及其合金表面依靠弧光放电产生的瞬时高温高压作用,原位生
长出以基体金属氧化物为主的陶瓷膜层。微弧氧化工艺克服了硬质阳极氧化的缺
陷,极大地提高了膜层的综合性能。微弧氧化膜层与基体结合牢固,结构致密,
韧性高,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耐高温冲击和电绝缘等特性。该技术具有操
作简单和易于实现膜层功能调节的特点,而且工艺不复杂,无废水废气排放,不
造成环境污染,是一项全新的绿色环保型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应用概况:
在航空航天、兵器、汽车、纺织、仪器仪表、印刷、医疗等行业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市场价值极大。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9
无溶剂/ / 高固含量环境友好型自抛光防污涂料用基体树脂
负责人:杨宏军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E-mail:hjyang0519@gmail.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海洋生物污染给海洋船舶运输带来诸多危害,现有海洋船舶防污涂料功能单
一,而且自抛光涂料严重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研制环境友好型低
表面能自抛光双重防污功能涂料用树脂关系到国家利益也牵涉到民生,具有重要
意义。本项目以杂化聚合为方法支撑,制备了环境友好型自抛光防污涂料用树脂。
技术优势:
(1)“自抛光”和“防污”的实现
如何将自抛光和防污性能结合,是海洋防污涂料用树脂研究的热点。本项目
中的自抛光主要是基于聚酯的可降解性实现的,而防污效果主要是基于乙烯基单
体的性能。通过不同单体的杂化共聚,完美实现了涂料用树脂“自抛光”和“防
污”的性能。该方法具有来源广泛,可塑性强、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2)低VOC海洋防污涂料用树脂的制备
2017年2月8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召开的“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
动中明确提出2017年底前船舶制造等行业全面实现低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
涂料的应用,到2020年全省VOC排放总量要削减20%。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
健康环保涂料势在必行。超支化聚合物具有低黏度、高溶解性、多端基可修饰等
诸多优点,这些性能使其当之无愧的成为高固含量涂料或无溶剂涂料用树脂的首
选。申请人团队更是发现使用超支化聚合物可使涂料的固含量提高 10%以上,并
可改善涂料的力学性能。本项目提出通过对脂肪族聚酯链结构的进一步设计,引
入和丰富超支化结构,制备研究无溶剂/高固含量环境友好型自抛光防污涂料用
树脂。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种具有椭球形无规支化结构的三维多分散聚合物,包括
线型单元、支化单元和末端结构。与线型聚合物相比,超支化聚合物具有高溶解
性、低黏度等性能,在涂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项目以超支化聚合物为基
体树脂,可以显著降低溶剂的使用,实现VOC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应用概况:
在航空航天、兵器、汽车、纺织、仪器仪表、印刷、医疗等行业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市场价值极大。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10
一种新型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
负责人:付猛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E-mail:hjyang0519@gmail.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永磁纳米粒子的制备目前有两种方法,其一为采用硼氢化钠对钕盐和铁盐进
行还原;其二是采用多元醇的还原工艺,然而,由于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电极电
位,同时还原稀土元素和过渡族金属是很难的,且由于 Nd2Fe14B 合金具有易于
氧化的缺点,因而使得 Nd2Fe14B 永磁纳米粒子的制备更富于挑战性。本项成果
以乙酰丙酮钕、乙酰丙酮铁、硼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的工艺制备
Nd2Fe14B永磁纳米粒子;其优点是不含恶化 Nd2Fe14B 永磁纳米粒子性能的氯元
素,且前驱体所需原料在液相下能够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缩合等化学反应,
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溶胶体系,并且在凝胶缓慢聚合的过程中形成三维空间网络
结构使溶剂失去流动性并充满在网络结构中。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11
医用导电压敏胶
负责人:张嵘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912319469
E-mail:rzhang@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该技术成果是一种能导电的医用压敏胶,可以用在心电图测试仪的电极上,
起到将电极粘附固定在人体表面的作用,并具有导电的功能。该压敏胶无生物毒
性、无皮肤刺激性,是一次性使用压敏胶。该压敏胶与国外进口或者用国外技术
生产的最好的同类医用压敏胶相比,在性能上非常接近。目前,该产品已经过实
验室的多次测试,申请了中国专利,可以开始工业化小试生产测试。本产品与进
口产品相比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前期设备投资相对较小,特别适合于医用材料
的生产厂家进行扩大生产和销售。考虑到进口或者使用进口技术生产的一次性导
电压敏胶目前在中国的广泛应用,该产品的生产销售可以为企业带来比较好的经
济效益。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1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负责人:朱卫国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5251901619
E-mail:zhuwg18@126.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具有低成本、柔性化、可大面积生产等显
著特点,将引领显示和照明两大产业领域。未来市场对涉及 OLED 的所有材料的
需求将呈现飞跃式增长。根据国际知名的产业咨询公司 IDTechEx 提供的市场调
查报告,2016 年全球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市场是 160 亿美元,2026 年将迅速
增加至570亿美元。因此,发展 OLED 关键材料,对于抢占 OLED 市场份额,具有
重要的意义。本项目开发了一系列环金属铱/铂配合物、稀土金属配合物等有机
电致发光材料。
应用概况:
这些材料可广泛用于红光、绿光、蓝光和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和照明
器件领域。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Chemistry-An European Jour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pplied Physical Letters 等 SCI 重要学术刊物上,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中国发明专利8项。
13
I PBI 基高温质子交换膜制备及应用
负责人:储富强、林本才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88162
E-mail:cfq@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在研
成果简介:
目前我们已经在实验室成功合成多种结构PBI,完成实验室小试生产,对各
种PBI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表征,并以 PBI 为基体制备了复合型高温质
子交换膜,相关结果发表 SCI 论文 4 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6 项,并有 4 项已获
得授权,掌握 PBI 的合成及质子交换膜制备的全部技术和工艺,并已经开展组装
PBI基高温质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目前已经得部分研究数据,其性能和寿命正
的研究正在进行中。计划投入经费约 300-500 万元,经过 2-3 年的努力,将 PBI
及质子交换膜实现中试规模制备,用于组装二代高温电池样品,燃料电池系统及
应用测试。
技术优势:
针对Nafion膜存在的问题,我们以PBI为基体,以磷酸代替水作为质子传
导介质合成基于PBI的高温质子交换膜(图1),并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添加倍半
硅氧烷来抑制磷酸的泄露,制备得到的质子交换膜在180°C电导率达到 6.3×10
−2 Scm-1。以两性离子修饰氧化石墨烯为添加剂制备得到高性能质子交换膜,
两性离子修饰氧化石墨烯的添加大大提高了质子交换膜的电导率,90°C 下其最
高电导率达到4.12×10-2 Scm-1,同时质子交换膜保持较低的甲醇渗透率
(1.38×10-7cm2s-1,25°C),同等实验条件下,该性能远远优于Nafion膜。
应用概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车用动力能源,分布式发电站,便携式电子产品等领
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应用最广的Nafion 质子交换
膜存由于脱水导致电导率低无法在高温下使用。聚苯并咪唑(PBI)是制备聚合物电
解质膜常用的材料,PBI 的热稳定性极好,熔点高于 600oC,化学稳定性好,并
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是一种优异的聚合物电解质膜材料。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6件,其中授权4件,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检索4篇
14
农林废弃物提取植物色素及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负责人:纪俊玲
所在单位:石油化工学院
电话:13901500109
E-mail:jijunling@vip.163.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中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设计出以水或水/酒精为绿色提取溶剂,采用合
适的提取温度,借助合理的物理强化技术组成提取农林废弃物提取植物色素工
艺;利用树脂吸附、柱分离、超滤膜、高效逆流色谱等技术,并优选合适的流动
相分离出植物色素中的染色有效组份,利用 HPLC-MS、IR、SEM、TEM 及 NMR 等
现代分析技术研究有效组份的主成分及结构特点;根据天然色素组份的结构特征
寻求生态应用方法,植物染料应用于天然纤维棉毛丝麻上的绿色染色技术,开发
了附合生态要求的天然染料染色的纺织品;以提取过色素的板栗壳残渣为原料,
开展了生物炭制备研究,研制了生物炭转化专用设备,考察了热解温度、停留时
间对生物炭物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板栗壳生物炭的尾巨桉应用试验;利用提取后
残渣的高纤维含量,以其为碳源生产高活性纤维素酶,并进一步用于糖化废渣,
提高废渣的利用率;综合形成了农林废弃物提取植物色素及成套技术。
应用概况:
该项技术已在多家企业已实现了工业化,实现了科技进步和产品档次的提
高,使有色植物纤维废弃物(如板栗壳、芡实壳、莲蓬、凤仙花、茶树果壳等)
的提升和实现了价值,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产品安全功能。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33件,其中授权18件,发表论文10余篇
15
微胶囊制备技术与应用
负责人:纪俊玲
所在单位:石油化工学院
电话:13901500109
E-mail:jijunling@vip.163.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中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采用蜜胺树脂预聚体和乙烯类单体或异氰酸酯及二胺类单体作为微
胶囊的壁材,做多层包裹,调节微胶囊芯材物质、壳材质量分数、制备温度、制
备时间等,制备不同类型的微胶囊。该类微胶囊在后续应用工艺条件中不发生破
裂、渗漏,并能使负载工作易于进行,为大规模生产提供系统化理论和技术支持;
采用核壳型纳米粘合剂,利用其纳米特性,与基形成楔型结合,使微胶囊和基材
形成良好粘结,达到良好持久的调温性能。
应用概况:
微胶囊产品已产业化,可用于纺织、涂料、建材等产品升级中。
微胶囊产品系列产品有:香料微胶囊、蓄热保温微胶囊、温变微胶囊、光变
微胶囊、冷感微胶囊等。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5件,其中授权18件
16
创新离子渗氮表面改性技术
负责人:胡静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5961188296
E-mail:jinghoo@126.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在研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1件,其中授权1件,发表论文4篇
17
环保型涂料助剂
负责人:朱方
所在单位: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电话:13616113636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中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组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采取“聚硅氧烷环体-含氢硅油-硅氢加成改
性-有机/有机硅杂化”全套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材料品质不可控的难题,相
继开发并产业化了如下可与进口品质相媲美的系列涂料添加剂产品:
基材润湿与防缩孔助剂,3 支产品,主要用于改善水性涂料在低表面能基材
(如铝型材、不锈钢、塑料基材)表面的润湿性与抗表面缩孔缺陷。
表面控制剂,5 支产品,主要用于改善涂料的表面流平性,实现涂料漆膜的
高光泽、高饱满度及卓越的手感,该系列产品可通用于水性涂料和高固含量涂料。
泡沫控制助剂,4 支产品,主要用于涂料加工和施工过程中的泡沫抑制与消
除,可分别应用于高固体分涂料、光固化涂料以及水性涂料。
润湿分散剂,4支产品,主要用于涂料加工过程中的颜填料的分散及定向,
实现涂料的色彩化,可分别应用于高固体分涂料、光固化涂料以及水性涂料。
防涂鸦助剂,4 支产品,主要应用于涂料施工,以大幅度降低涂料漆膜的表
面能,明显改善涂料漆膜的抗水、抗油性能,可赋予涂料优异的防涂鸦和易清洗
性能。
技术优势:
以上技术均为成熟技术,目前正在生产及销售。
应用概况:
目前高端涂料助剂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售价高昂,基本都在 200 元/kg 左
右,本项目开发的助剂出厂成本约 50 元/kg,利润高,前景好,欲寻求证照齐
全、有基础设施与运营合作方,以完成项目的扩大化生产与销售。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18
膜法水处理技术与创新
负责人:魏永
所在单位: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35786
E-mail:weiyong@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中试
成果简介:
膜材料亲水改性,膜污染诊断与控制对策研究,膜法集成工艺饮用水与污水
处理工程化应用与示范,给水厂膜法深度水处理技术改造, 污水 MBR 技术集成
与创新。
应用概况: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19
有机硅杂化聚醚树脂及密封胶
负责人:朱方
所在单位: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电话:13616113636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中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产品是以硅烷对聚醚/聚酯多元醇进行杂化改性的树脂为基料,以经
Sol-gel法制备的硅树脂处理过的碳酸钙等为主要颜填料,经剪切共混制备而成
的新型密封胶材料。该密封胶具有安全环保、无毒净味、持久耐用的
技术优势:
1、创新点:以硅烷-聚醚/聚酯杂化聚合物取代传统的聚氨酯,聚硫,硅酮
树脂,配以经过表面处理后易于分散的颜填料,制备无毒净味、性能持久的密封
胶。相较于传统聚氨酯型密封胶,没有 NCO 毒性风险;相较于硅酮密封胶,没
有丁酮肟、乙酸等小分子脱出,无异味。
2、主要技术指标:硅烷与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可控聚合(粘度不高于
10000mPa.s, SiOCxHy 含量不低于 0.4mmol/g);颜填料的表面处理以达到足够
的分散而不影响最终产品的透明度(透明度≥90%);成品密封胶的户外使用周期
不短于5年。
应用概况:
有机硅杂化聚醚技术目前主要为国际型企业如陶氏化学,拜耳,迈图,
KANEAK,WACKER 等所掌握,树脂售价在 40 元/kg 以上。本项目组基于对有机
硅技术的掌握与对新颖产品的分析借鉴,完成了有机硅杂化聚醚的基础研究与中
试,成本约15 元/kg;基于上述全套技术、产品及对市场已有的调研与推广,
本项目组欲寻求基础设施与运营合作方,以完成项目的扩大化与运营。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20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
负责人:丁建宁袁宁一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属领域:新材料、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应用的最广的质子交换膜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Nafion膜,Nafion 膜
高的甲醇渗透率导致甲醇燃料电池的性能下降,针对这个 问题我们以 PBI 为基
体,通过添加两亲性修饰的 PAMAM 树枝状 大分子(ZC-PAMAM),制备了复合型
质子交换膜,与 Nafion 相比, PBI/ZC-AMAM 复合膜在保持较高电导率的同时,
甲醇渗透率下降了一个数量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21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
负责人:丁建宁袁宁一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属领域:新材料、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CZTS薄膜太阳电池:虽然 CIGS 是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
高的太阳能电池,但是由于 In 和 Ga 元素是稀有金属,在面向大规模生产时受
到元素稀缺的制约。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将无机材料电子迁移率高、机械性能良好、
稳定性高和有机材料光吸收率较高、易加工的优点加以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提
高光伏电池的整体性能,是未来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22
高性能压电材料的组成设计及工艺优化
负责人:方必军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915008372
E-mail:fangbj@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成果发展了钶铁矿/钨锰铁矿前驱体预合成法,获得了应用于多层陶瓷电
容器工业、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较小的介电损耗的PFN、PScN基铁电陶瓷新
配方。通过添加第二相形成固溶体和掺杂烧结助剂的方法,在常压下烧结获得了
具有高致密度、高性能的(Na1-xKx)NbO3(NKN)基无铅压电陶瓷。通过柠檬酸盐
法制备了Li掺杂的BZT-BCT纳米陶瓷,有效地降低了陶瓷的煅烧温度,制备
的陶瓷致密度较高、电学性能优异。
应用概况:
研究成果探索出新的高性能压电材料及陶瓷制备新工艺,拓宽了材料应用范
围,适合电子元器件企业应用。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77件,其中授权7件,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检索80余篇
23
水性透明防腐涂料
负责人:方永勤
所在单位: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
电话:13506119729
E-mail:f13506119729@126.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水性透明防腐涂料采用溶胶-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
无机杂化乳液,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性 DTM(Directto Metal)透明防腐涂
层耐水性及成膜性差的技术难题,可替代油性防腐涂层,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技术优势:
产品透明、水性化,不需要固化剂、溶剂
应用概况:
广泛应用于桥梁、钢构、船舶、机电、钢材、无缝钢管等,可完全替代同类
进口产品;产品性能优异,干燥速度快,耐候性好,透明度高,不出现闪锈、生
锈现象,附着力佳,硬度高,施工方便,无环境污染。技术成熟,拥有知识产权,
预期产值超亿元,可与水性树脂、防腐涂料、企业钢铁、工程施工等企业进行合
作。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77件,其中授权7件,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检索80余篇
24
一种新型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
负责人:付猛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585333396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项成果以乙酰丙酮钕、乙酰丙酮铁、硼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的工艺
制备Nd2Fe14B永磁纳米粒子;其优点是不含恶化 Nd2Fe14B 永磁纳米粒子性能
的氯元素,且前驱体所需原料在液相下能够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缩合等化学
反应,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溶胶体系,并且在凝胶缓慢聚合的过程中形成三维空
间网络结构使溶剂失去流动性并充满在网络结构中。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25
材料力学性能精准鼓胀试验测试方法
负责人:高光藩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861261829
E-mail:g.gf@163.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成果基于有限应变微元变形分析和塑性拉伸失稳理论,结合有限元反求技
术,建立了鼓胀试验与单轴拉伸实验的关联机制,形成了成熟的精准鼓胀试验方
法,可用于测试包括新材料在内的薄板、厚板、管材以及涂膜、焊接接头、织物
等的力学性能。
技术优势:
通过鼓胀试验测试,获得较传统单轴拉伸实验更加真实且全面的力学性能数
据,可用于承载结构数值模拟、强度评价、可靠性分析等。
应用概况:
合理评价材料性能,挖掘材料潜能,降低材料消耗。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专利授权一项
26
年产 0 10 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项目
负责人:李为民
所在单位: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
电话:13961208268
E-mail:Liweimin@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中试
成果简介:
废润滑油经过适当的工艺处理成为再生润滑油,从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合理
利用和经济角度来看都是一种合适的处理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还可带
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项目是以废润滑油为原料,加工再生产多种规格的润滑油
基础油及其它副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
技术优势:
采用加氢工艺,由原料预处理、加氢再生、加氢产品分馏等 3 个主要单元
组成。操作条件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废润滑油中各类氧化物、
添加剂等与氢反应,生成相应的加氢化合物以除去废油中的杂质,加氢工艺使用
加氢脱硫或加氢补充精制催化剂。废润滑油的回收率高,回收油轻组分可作为优
质、低凝的轻油、燃料油,重组分可作为润滑油基础油,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
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等特点。产品回收率高:基础油产品收率高达 71.56%或
以上。产品质量好:润滑油基础油完全满足 API 标准的Ⅱ类(或国标的Ⅱ类和
Ⅱ+类)中100N~350N等级的基础油标准。
应用概况:
本技术适用于加工各种劣质废润滑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
技术建有5万吨/年废油回收工业化示范生产线,提供可研、设计、人员培训、
装置开车及其他技术服务。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27
年产 0 20000 吨壬烯、十二烯
负责人:李为民
所在单位: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
电话:13961208268
E-mail:Liweimin@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丙烯齐聚生产三聚丙烯(壬烯)及四聚丙烯(十二烯)之工艺技术主要包含
两部分:齐聚催化剂的制造技术及丙烯齐聚和齐聚体精馏分离技术。丙烯齐聚主
要采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在180~220℃温度,4.8~5.2MP压力下进行反应。
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可以有选择地将低聚体(如二聚体)循环回反应系统,以
主要得到三聚丙烯以及四聚丙烯。适当调节工艺条件可以有目的地改变目标产品
的品种和数量比例。产品纯度与进口产品相当。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28
年产 0 20000 吨壬基酚项目
负责人:李为民
所在单位: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
电话:13961208268
E-mail:Liweimin@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烷基化工艺技术。具有显著的优越
性:设备不受腐蚀、维护成本低、极少的工艺废水及废气排放、环境要求良好、
原辅料消耗低、接近理论消耗、符合清洁工艺要求、产品质量好、色泽浅,市场
接受度高。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29
8 58 吨/ / 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负责人:李为民
所在单位: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
电话:13961208268
E-mail:Liweimin@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生产技术:壬基酚+环氧乙烷生产聚氧乙烯醚。设备不受腐蚀,维护成本低;
极少的工艺废水及废气排放,环境要求良好,原辅料消耗低,接近理论消耗,符
合清洁工艺要求,产品质量好,色泽浅。
技术优势:
反应温度:~150℃左右,反应压力2MPa~3MPa。
反应完毕即为产品,无需分离精制。
毛利3500元/吨,操作成本很低。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30
微弧氧化技术
负责人:宋仁国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5261136339
E-mail:songrg@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微弧氧化工艺克服了硬质阳极氧化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膜层的综合性能。
微弧氧化膜层与基体结合牢固,结构致密,韧性高,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
耐高温冲击和电绝缘等特性。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和易于实现膜层功能调节的特
点,而且工艺不复杂,无废水废气排放,不造成环境污染,是一项全新的绿色环
保型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技术优势:
反应温度:~150℃左右,反应压力2MPa~3MPa。
反应完毕即为产品,无需分离精制。
毛利3500元/吨,操作成本很低。
应用概况:
在航空航天、兵器、汽车、纺织、仪器仪表、印刷、医疗等行业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市场价值极大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31
高强度高导电、耐腐蚀纳米结构铜合金
负责人:魏伟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656116725
E-mail:wwei@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铜合金高强高导制备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少量合金元素强化效果不明显,
大量的合金元素会恶化合金的导电性。本项目克服单一合金元素强化效果有限,
多元多相强化难以控制的不足,利用剧烈塑性变形技术,充分发挥细晶强化、纤
维强化和时效强化的协同作用,在纳米结构基体上分布纳米相(或原位增强纤维)
技术优势:
铜合金高强高导制备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少量合金元素强化效果不明显,
大量的合金元素会恶化合金的导电性。本项目克服单一合金元素强化效果有限,
多元多相强化难以控制的不足,利用剧烈塑性变形技术,充分发挥细晶强化、纤
维强化和时效强化的协同作用,在纳米结构基体上分布纳米相(或原位增强纤维)
应用概况:
精密电火花电极、电器开关触头、大型高速涡流发电机的转子、高铁和城市
轨道交通(地铁、轻轨、无轨电车)接触线材等领域。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近年来,项目组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4 项,省部级项目 13 项,企业委托
项目 10 项。在 Acta Mater、Scripta Mater 等刊物发表论文 100 余篇,出版中文
专著 3 部,受邀在 Wiley-VCH 出版《Handbook of Mechanical Nanostructuring》专
著中发表专题评述“块体纳米结构铜及其合金的强度与导电率”。申请发明专利
28 件,授权发明专利 19 件。设计建立产品生产线 3 条。
32
连续热浸镀锌池管理关键技术
负责人:吴长军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515276499
E-mail:wucj@cczu.ed.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研究成果是开发锌池合金元素的检测与控制系统及成分 与工艺优化技
术,解决镀锌合金生产及连续镀锌锌池中的化学成 分的实时控制与锌渣控制问
题;建立连续镀锌镀层的界面反应和 合金化过程模拟分析系统,解决镀层粘附
性不良、易粉化等质量 问题。通过开发现代热浸镀锌关键工艺技术和新型镀锌
合金产品,提高镀锌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应用概况:
利用本研究成果,结合连续热镀锌生产线的情况,可降低锌渣产量,提高
热镀锌板表面质量。希望与热浸镀锌企业进行合作。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相关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
33
无溶剂/ / 高固含量环境友好型自抛光防污涂料用基体树脂
负责人:杨宏军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E-mail:hjyang0519@gmail.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在研
成果简介:
海洋生物污染给海洋船舶运输带来诸多危害,现有海洋船舶防污涂料功能单
一,而且自抛光涂料严重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研制环境友好型低
表面能自抛光双重防污功能涂料用树脂关系到国家利益也牵涉到民生,具有重要
意义。本项目以杂化聚合为方法支撑,制备了环境友好型自抛光防污涂料用树脂。
技术优势:
(1)“自抛光”和“防污”的实现
如何将自抛光和防污性能结合,是海洋防污涂料用树脂研究的热点。本项目
中的自抛光主要是基于聚酯的可降解性实现的,而防污效果主要是基于乙烯基单
体的性能。通过不同单体的杂化共聚,完美实现了涂料用树脂“自抛光”和“防
污”的性能。该方法具有来源广泛,可塑性强、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2)低VOC海洋防污涂料用树脂的制备
2017 年 2 月 8 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召开的“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
动中明确提出 2017 年底前船舶制造等行业全面实现低挥发性有机物(VOC)含
量涂料的应用,到 2020 年全省 VOC 排放总量要削减 20%。发展低能耗、低污
染的健康环保涂料势在必行。超支化聚合物具有低黏度、高溶解性、多端基可修
饰等诸多优点,这些性能使其当之无愧的成为高固含量涂料或无溶剂涂料用树脂
的首选。申请人团队更是发现使用超支化聚合物可使涂料的固含量提高 10%以
上,并可改善涂料的力学性能。本项目提出通过对脂肪族聚酯链结构的进一步设
计,引入和丰富超支化结构,制备研究无溶剂/高固含量环境友好型自抛光防污
涂料用树脂。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种具有椭球形无规支化结构的三维多分散聚合
物,包括线型单元、支化单元和末端结构。与线型聚合物相比,超支化聚合物具
有高溶解性、低黏度等性能,在涂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项目以超支化聚
合物为基体树脂,可以显著降低溶剂的使用,实现 VOC 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34
材料表面强化与改性及再制造工程
负责人:赵晓兵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584385249
E-mail:zhaoxiaobing00@163.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机械零部件表面进行涂层加工,使机械零部件具有良
好的耐磨、防腐、热障、散热等性能,广泛应用于轧辊、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生
物医疗、电子器件等领域。所研制的WC-Co、Ni-Al2O3、Cr2O3、Al2O3-TiO2、
ZrO2 等涂层已成功在多家企业获得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件的使用寿命并大幅度
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明显。所研究的非晶纳米晶 Mo 基和 Fe 基涂层具有良好的
耐磨和耐腐蚀性能。通过对骨组织替换植入体材料的表面改性,提高植入体的骨
整合性能和原位抗菌性,在整形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应用概况:
在整形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专利2项,授权2 项
35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负责人:朱卫国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5251901619
E-mail:zhuwg18@126.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开发了一系列环金属铱/铂配合物、稀土金属配合物等有机电致发光
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Chemistry-An European Journal, Journal of
MaterialsChemistry, Applied Physical Letters 等 SCI 重要学术刊物上,
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专利 8 项。这些材料可广泛用于红光、绿
光、蓝光和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和照明器件领域。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专利8项,授权8 项
36
耐热型全生物降解材料
负责人:邹国享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515258573
E-mail:qvblybf@163.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提供一种耐热型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聚 乳酸材料为基体
树脂,加入的耐热改性剂成本较低,且与聚乳 酸一样可完全生物降解,生产过
程所用设备简单,只须在通用 设备上做一些改进,所制备的耐热材料与进口料
相比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产品生产周期小于40s, 耐热温度超过 100℃。可用于一次性餐具的生产。
37
微弧氧化技术
负责人:宋仁国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5261136339
E-mail:songrg@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微弧氧化工艺克服了硬质阳极氧化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膜层的综合性能。
微弧氧化膜层与基体结合牢固,结构致密,韧性高,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
耐高温冲击和电绝缘等特性。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和易于实现膜层功能调节的特
点,而且工艺不复杂,无废水废气排放,不造成环境污染,是一项全新的绿色环
保型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应用概况:
在航空航天、兵器、汽车、纺织、仪器仪表、印刷、医疗等行业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市场价值极大。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38
高强度高导电、耐腐蚀纳米结构铜合金
负责人:魏伟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656116725
E-mail:wwei@cczu.edu.cn
所属领域:新材料、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近年来,项目组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4 项,省部级项目 13 项,企业委
托项目10项。在Acta Mater、Scripta Mater 等刊物发表论文 100 余篇,出
版 中 文 专 著 3 部 , 受 邀 在 Wiley-VCH 出 版 《 Handbook of Mechanical
Nanostructuring》专著中发表专题评述“块体纳米结构铜及其合金的强度与导
电率”。
技术优势:
铜合金高强高导制备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少量合金元素强化效果不明显,
大量的合金元素会恶化合金的导电性。本项目克服单一合金元素强化效果有限,
多元多相强化难以控制的不足,利用剧烈塑性变形技术,充分发挥细晶强化、纤
维强化和时效强化的协同作用,在纳米结构基体上分布纳米相(或原位增强纤
维)。
应用概况:
精密电火花电极、电器开关触头、大型高速涡流发电机的转子、高铁和城市
轨道交通(地铁、轻轨、无轨电车)接触线材等领域。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28件,授权发明专利19件。设计建立产品生产线3条。
39
激光热喷涂非铝涂层在海洋工程防腐蚀中应用
负责人:孔德军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5961203760
E-mail:kong-dejun@163.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利用激光热喷涂法在喷涂过程中可实现构成非晶涂层,应用于海洋工
程的长效重防腐,解决了海洋工程装备防腐蚀难题。本项目研发的激光热喷涂防
腐材料和相关的涂层封闭体系,获得了非晶铝涂层在相应腐蚀体系下的耐蚀机
理,技术先进,无环境污染,是目前绿色制造领域提倡的具有前瞻性和前沿性的
高新技术。
技术优势:
(1)激光热喷涂非晶铝涂层形成微晶和非晶质材料抗腐蚀技术;
(2)激光热喷涂非晶铝涂层表面完整性控制技术;
(3)激光热喷涂非晶铝涂层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抗冲蚀技术。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本项目已发表了一系列的高水平论文,申请发明专利 10 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4件。
40
低温流动层法制备碳氮化物涂层的关键技术
在精密模具上应用
负责人:孔德军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5961203760
E-mail:kong-dejun@163.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为了解决高精度模具表面强化处理变形和高温技术在工业大规模推广应用
中的瓶颈问题,本项目提出利用低温流动层法进行碳氮化物涂层制备的方法,应
用于高精密模具表面强化处理。通过气流与粉末在 600℃左右形成左右的流动层
的热辐射特性,在高精密模具表面制备高耐磨高耐蚀的碳氮化物涂层,是由碳化
物和氮化物复合而成,兼具碳化物和氮化物的优点,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磨、
耐氧化、耐腐蚀等特性,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要
求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高硬度高精密模具表面改性处理。
技术优势:
(1)低温流动层法形成碳氮化物涂层技术;
(2)强膜基结合力的碳氮化物涂层可控工艺技术;
(3)碳氮化物涂层的关键装备技术。
碳氮化物涂层厚度 5-15μm,显微硬度可达 2500HV,模具不产生公差要求
之外的形变;碳氮化物涂层摩擦系数为 0.4-0.65,结合强度达到 50-80N;在
800-900℃高温时具有抗氧化、抗咬死、抗拉伤等性能。本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低温流动层技术及其工艺装备,填补了国内精密模具低温制备超硬涂层的空
白,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模具表面改性处理方法,达到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
家技术水平,提高了精密模具的使用寿命。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本项目已发表了一系列的高水平论文,申请发明专利 4 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2
件。
41
阴极离子镀超硬涂层在硬质合金刀具上应用
负责人:孔德军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5961203760
E-mail:kong-dejun@163.com
所属领域:新材料、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系统地研究了阴极离子镀第一代涂层(TiN,TiC 和 CrN)、第二代涂
层(TiCN 和 TiAlN)、第三代涂层(TiN/TiCN)、第四代涂层(金刚石和 DLC)、第
五代涂层(TiAlSiN)和第六代涂层(AlCrN)的制备方法及其摩擦-磨损性能,适应
了数字化制造时代的需求,满足了干切削的要求,具有高热稳定性、高抗氧化性
和良好的红硬性的优点。本项目制备的高性能涂层,如 TiAlN、AlCrN 和 TiAlSiN
等在国内有巨大的应用市场,目前国内的刀具和模具的涂层市场超过 200 亿元。
与国外同类涂层相比,性价比高,竞争力强,在先进制造领域应用潜力大。
技术优势:
(1)多弧离子镀加速技术提高表面质量技术;
(2)制备多元涂层的工艺装备技术;
(3)高界面结合强度技术。
本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阴极离子镀技术及其工艺装备和自主知识产权
的阴极离子镀方法,达到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技术水平,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
命和切削效率,适用于干切削加工,是先进加工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的首选方案。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本项目已发表了一系列的高水平论文,申请发明专利 6 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4
件。
42
高含盐有机有毒工业废水污染物消减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负责人:张琳
所在单位:常州大学能源化工研究院过程强化与节能装备研究所
电话:13915085982
E-mail:437706209@qq.com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中试
成果简介:
目前,课题组拥有高含盐废水小试实验研究平台、蒸发负荷为 500kg/h 高
含盐有机废水中试装置、在常州光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 万吨/年的阿斯巴甜工
业生产装置上,已建成蒸发负荷为 7.6 吨/小时和 20 吨/小时的高含盐有机废
水纳滤与 MVR 蒸发节能工业化应用装置,废水处理成本由传统多效蒸发的 150
元/吨降为35元/吨,节能效果非常显著,为公司节约了 1000 多万的运行成本。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9件,授权发明专利9件
43
利用气幕密封的旋转进料器
负责人:邹旻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813657939
E-mail:zoumin93@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针对现有旋转进料器密封性差、容易堵卡、清洗与维护工作量大、进出料效
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转子与壳体内表面之间无磨损、密封性好、拆卸清洗方便、
不堵卡、运转灵活、工作效率高的利用气幕密封的新颖结构的旋转进料器。为了
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气幕密封的旋转进料器,由弧面叶轮转
子、壳体、限压阀、进出料口、旋转接头、外置轴承、大小端盖、锥形套等组成,
其特征在于,弧面叶轮转子为中空结构,它由空心轴、弧面板、内外侧板通过双
头螺柱、螺母和环形垫片联接而成;弧面板在弧面叶轮转子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内侧板上设有与弧面板对应的弧形槽;每相邻两块弧面板的顶部之间设有轴向间
隙,压力气体由该轴向间隙喷向壳体的内表面,形成放射状的轴向动态密封气幕;
内外侧板之间设有环形间隙,压力气体由该环形间隙喷向壳体的内表面,形成了
环形的密封气幕,在弧面叶轮转子的两侧实现端面密封。
技术优势:
通过弧面板顶部轴向间隙喷出的压力气体、内外侧板之间环形间隙喷出的压
力气体,形成了封闭状气幕密封的特殊结构。只需控制气体压力与流量就能达到
理想的密封效果,可防止返流及二次破碎现象发生,不会积存物料。弧面叶轮转
子与壳体内表面不接触,没有磨损,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弧面叶轮转子与壳体
之间隙的加工要求可以放宽,降低了加工成本。由于弧面叶轮转子不接触壳体,
所以运转灵活,既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送料均匀连续,工作可靠。
应用概况:
本旋转进料器为可拆卸式结构,拆卸方便、清洗容易,适用于高压、高温、
物料性质复杂的散料的连续输送,尤其适合作为输送食品级、药品级物料非接触
旋转密封锁气给料装置,可成为食品、药材、冶金、石化、建材、电力等行业气
密性要求较高的旋转进料器的升级换代产品。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44
利用气幕密封的旋转进料器
负责人:邹旻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813657939
E-mail:zoumin93@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发明非接触式弦线轮转子泵由弦线轮转子、轴、齿轮、泵体、端盖、进液
口、排液口等部件(部分)组成。其中两个轴线平行、尺寸相同的弦线轮转子反
向、同速转动。工作时,在启动阶段,轮齿之间的间隙会造成进液区和排液区的
连通,但随着转速增加,两齿面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加快,因齿面间的间隙为契形,
轮齿间逐渐形成一个压力油膜,进入正常运转阶段,该压力油膜可以起到隔离进
液区和排液区的作用。弦线轮转子分别由一对传动比等于 1 的外啮合齿轮驱动,
流体从两弦线轮转子脱离“啮合”的一侧被吸入,从进入“啮合”的一侧被排出。
非接触式弦线轮转子泵的吸液区与排液区的横截面积的均为时间的一次函数,因
此理论上无流量脉动。
技术优势:
采用驱动轮与工作轮分离设计,从根本上消除了困油现象;利用压力油膜隔
离吸、排液区,使齿面间的固体摩擦转变为液体摩擦,可大大减小齿面摩擦;同
时,因为吸液区与排液区的横截面积的均为时间的一次函数,因此理论上无流量
脉动。
应用概况:
适合作为高速、高粘度流体连续平稳输送的装置。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45
一种同向啮合莱洛三角形转子泵
负责人:邹旻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813657939
E-mail:zoumin93@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主动轴通过与其固连的主动齿轮带动与其线性啮合的三个从动齿轮运转,三
个从动齿轮分别和三个莱洛三角形斜转子固连,从而实现三个莱洛三角形斜转子
随三个从动齿轮做等速同向转动,三个莱洛三角形转子在连续运转中形成两个不
断变化的两个容腔,与泵体、泵盖一起分别形成吸油腔和压油腔,在吸油腔一侧,
容腔不断增大,达到最大值时形成新的吸油腔,处在极值状态的吸油腔立即变为
排油腔,在排油腔一侧,容腔不断变小,在容积变为零时,
新的排油腔立即形成,从而实现了连续泵油的功能,其结构的特别也实现了直线
油路的泵油。
技术优势:
本发明提出的同向啮合莱洛三角形转子泵,转子结构简单,结构参数较螺杆
少;可实现直线油路的泵油,缩短泵油路线;通过改变斜转子的螺距,可控制流
量脉动变化,使其在震动机械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三个莱洛三角形转子为螺旋
转子,转子与泵体围成的区域能实现螺旋桨式泵油,因而转子可不与泵体内壁接
触,实现减小摩擦损耗的目的;与普通三轴螺杆泵相比,流量更大。
应用概况:
适合作为高速、高粘度流体连续平稳输送的装置。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46
工业废气细颗粒污染物高效洁净处理技术及装备
负责人:张琳
所在单位:常州大学能源化工研究院过程强化与节能装备研究所
电话:13915085982
E-mail:437706209@qq.com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中试
成果简介:
常州大学能源化工研究院过程强化与节能环保装备技术研究所,多年致力于
工业废气细颗粒污染物高效洁净处理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本项目研发的工业废气
细颗粒污染物云式相变凝并+蜂窝式湿式电滤装备,可以与湿法脱硫技术结合,
有效的去除湿法脱硫尾气携带的细颗粒物,从而解决“石膏雨”、“蓝烟”、“黄
烟”等市容市貌问题。
应用概况:
项目可推广应用到电厂、石油、化工、冶金、水泥、纺织、生物、医药等行
业工业废气中细微颗粒物、气溶胶、酸雾、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治理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95件,授权发明专利5件
47
工业废气余废热提质与规模化高效利用技术
负责人:张琳
所在单位:常州大学能源化工研究院过程强化与节能装备研究所
电话:13915085982
E-mail:437706209@qq.com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中试
成果简介:
工业炉、锅炉、热载体燃煤炉、窑炉等排烟温度一般在 380-400℃,含有大
量的热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采用高效余热回收利用
技术对节能减排非常有意义。
回收烟气的余热用来产生生产中需要的蒸汽,产生 5 吨蒸汽可以节约 1 吨
左右的煤,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同时,少烧 1 吨标煤可以少排放 3.67 吨温室
效应元凶气体CO2,其社会效益也非常显著。根据产生蒸汽压力的需要,烟气的
温度可以降低到120℃以下。热管蒸汽发生系统由若干传热元件热管组成的,其
结构根据烟气的流量和需要产生的蒸汽压力可以设计成以下两种结构型式:分离
套管式结构和直插汽包式结构,为了保证所研制的热管蒸汽发生系统一直处于高
效运行状态,设备根据需要可设计成具有自清灰的结构。热管蒸汽发生器在某化
工厂 500 万大卡和 800 万大卡有机热载体燃煤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上的工
程应用。
应用概况:
成果已在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的500万大卡和800万大卡热载体燃煤
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得到工程应用。500 万大卡热载体燃煤炉的热管余热蒸汽
发生系统产生压力1.25MPa的蒸汽,成功与企业的蒸汽锅炉(DZL4-1.25-AⅡ)
的蒸汽管道网并网;800万大卡热载体燃煤炉的热管余热蒸汽发生系统产生
1.6MPa的蒸汽并成功与企业的蒸汽锅炉(SZL20-1.6-AⅡ)的蒸汽管道网并网,
每年为企业节煤220多万的经济效益。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发明专利95件,授权发明专利5件
48
换热器自转扭带在线污垢清洗和旋流强化传热复合技术
负责人:张琳
所在单位:常州大学能源化工研究院过程强化与节能装备研究所
电话:13915085982
E-mail:437706209@qq.com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中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开发一种管内机械在线自动清洗自转扭带元件,利用流体自身的动能
带动清洗元件做旋转运动,实现换热设备表面污垢的在线自动连续清洗。为了强
化清洗效果,并且使清洗元件在低流速下也能实现在线自动清洗,相继开发了一
种管内微型液轮机与清洗元件配合,微型液轮机可使流经它的流体自动获得能
量,流体动能的自动提高,使清洗元件获得更强的清洗动力矩。换热器管内在线
机械自动清洗技术具有在线自动清洗除垢、传热强化和增加设备安全可靠性等多
重功能。
应用概况:
●火电厂:真空凝汽器、冷油器、冷水器、冷风器、低压加热器等
●炼油厂:各种水冷冷凝器(如蒸馏、精馏、换热器)等
●化学工业:氨肥厂的碳化塔水箱、变换工段的换热器(第一热交换器、水加
热器)、冷冻工段的水冷器、高压机的级间冷却器(列管式、套管式)、合成塔
配套的套管冷却器、氨冷凝器、蒸发器
农药厂:冷却工段的水冷器
碱厂:卤水精制的冷却脱硝工艺的冷却器、烧碱蒸发器、冷却系统的水冷器、外
冷器、碳化水箱、冷冻系统的水冷器等
●冶金行业:炼铁厂高炉水冷器壁、动力厂真空凝汽器和制氧装置的水冷器、
有色冶金的闪速熔炼炉的套管水冷器、焦化厂初冷器、换热器等
●制盐工业:蒸发器、预热器等
●烟草行业:卷烟厂动力车间的冷冻水冷器
●化纤行业:冷冻系统的水冷器
●纺织行业:空调热交换器、冷冻系统的水冷器等
●造纸行业:预热器、蒸发器等
●制药行业:空冷器、冷冻系统的水冷器等
●食品行业:冷热交换器、糖厂蒸发器等
●机械行业:冷冻空调机厂、氨冷凝器、蒸发器及其它壳管式换热器。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49
水压试管机计算机监控系统
负责人:段锁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961265969
E-mail:Slduan@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螺旋焊管是天然气、煤气等气体输送工程所使用的重要焊接管材,其质量的
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输气工程的安全及可靠,甚至关系到人身安危,所以,对其
质量的检测尤显重要,常规的方法是手动操作相应的高压水泵控制阀和比例溢流
阀来实现对被试管的加压和对被试管端头的封堵,前者是控制水压,而后者是控
制进入主液缸的油压并使该油压能够适应水压的变化从而不致使高压水从封堵
的管端泄漏,这种手动控制检测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为此,我们基于 PLC 和
工业控制计算机以及触模屏,设计了一套水压试管机计算机监控系统,经调试和
现场使用证明:所设计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和原手动系统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工作
准确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完全能够满足整个系统的工作要
求。
技术优势:
⑴被试焊管(管径范围:0.5m—1.2m)的自动安装和自动检测;
⑵加压和卸压过程能实现PID控制,控制精度高,水压波动小;
⑶被试管的参数、系统控制参数和PID参数能够通过触模屏实时设置;
⑷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触模屏上能实时显示水压、油压的变化状况;
⑸能实现对测试资料的记录、保存、刻录以及查询。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50
水压试管机计算机监控系统
负责人:段锁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961265969
E-mail:Slduan@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螺旋焊管是天然气、煤气等气体输送工程所使用的重要焊接管材,其质量的
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输气工程的安全及可靠,甚至关系到人身安危,所以,对其
质量的检测尤显重要,常规的方法是手动操作相应的高压水泵控制阀和比例溢流
阀来实现对被试管的加压和对被试管端头的封堵,前者是控制水压,而后者是控
制进入主液缸的油压并使该油压能够适应水压的变化从而不致使高压水从封堵
的管端泄漏,这种手动控制检测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为此,我们基于 PLC 和
工业控制计算机以及触模屏,设计了一套水压试管机计算机监控系统,经调试和
现场使用证明:所设计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和原手动系统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工作
准确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完全能够满足整个系统的工作要
求。
技术优势:
⑴被试焊管(管径范围:0.5m—1.2m)的自动安装和自动检测;
⑵加压和卸压过程能实现PID控制,控制精度高,水压波动小;
⑶被试管的参数、系统控制参数和PID参数能够通过触模屏实时设置;
⑷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触模屏上能实时显示水压、油压的变化状况;
⑸能实现对测试资料的记录、保存、刻录以及查询。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51
具有智能监控系统的阀体气密性检测设备
负责人:段锁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961265969
E-mail:Slduan@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产品机械本体利用双电机双丝杠传动、双气缸完成自动输配和密封,利用
机械手实现阀体自动抓取;研制成功基于触摸式平板电脑、PLC、组态软件为核
心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和双 AC 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及摄像机为核心的图像处理与
气泡检测系统。所研发的设备据初步查新属于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产品,其
中双电机双丝杠传动技术、双气缸密封技术、机械手自动抓取技术、气泡检测技
术等都属于该设备中技术突破;尤其是计算机监控和摄像机检测系统填补了该领
域空白。本项目旨在实现检测设备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提高检测设备对系列阀体
检测的适应性、可靠性。
技术优势:
A、机械部分
1)为了实现将系列阀体(最重 87 公斤)从地面升高 1.5 米至检测平台,机械
本体采用了双电机双丝杠传动装置和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及带限位开关的行程控
制装置,能保证两输送平台的准确升降;
2)采用双气缸同步控制来完成阀体左右两输入输出孔的自动密封;
3)设计了气动机械手实现了阀体自动抓取;
B,控制部分
1)研制成功基于触摸式平板电脑、PLC、组态软件为核心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解
决了系统的单步运行和全自动运行控制及两者的相互切换;
2)基于变频器和 PLC 等设计了双 AC 电机变频调速系统来实现阀体的上升和下
降;
3)研制成功双摄像机为核心的图像处理与气泡检测系统,实现了利用机器视觉
方法完成阀体气密性检测中气泡的识别与检测任务。
4)监控系统还能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完成阀体参数输入、报表生成、数据查询
打印等功能。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52
配置机械手和脑机接口的智能轮椅
负责人:段锁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961265969
E-mail:Slduan@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该设备属于一类智能服务机器人。针对失能老年人和残障人生活自理问题开
发设计了一款配置机械手和脑机接口的智能轮椅。以轮椅、机械臂为基本驱动单
元,通过配置激光、三维视觉以及脑肌电信号等传感器,实现了对轮椅、手臂的
自主、半自主控制,能实现代步、避障、运动规划、目标物体定位跟踪和抓取,
以此提高失能老年人和残障人生活质量。做适当的改进,该轮椅进一步地扩展还
可升级为能上下台阶、上下汽车的智能轮椅,为失能老年人和残障人外出活动提
供便利。
应用概况:
1)、助老助残服务机器人;
2)、智能轮椅路径规划避障及智能控制;
3)、智能轮椅脑脑机接口技术研究;
4)、基于智能轮椅的目标物体识别、定位、跟踪和抓取研究。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53
数控深孔钻床及智能监控系统
负责人:段锁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961265969
E-mail:Slduan@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深孔钻床在机械加工业中的地位显得越来
越重要了。常规的深孔钻床不仅需要反复排屑钻孔而操作麻烦,而且操作人员劳
动强度大,因此我们根据企业要求,设计一套基于 TP05 显示器系统的数控深孔
钻床,利用 TPEditor 编程软件设计应用程序,实现与 PLC 的通讯以及对主轴
电机、工作台交流伺服电机和切削液电机控制的交流伺服数控深孔钻床控制系
统。利用数控系统代替人工操作,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实现工作台速度和钻
孔参数等的实时显示,最终实现钻床的数控和数显。本设计题目来自于企业实际
需求,因此,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工作精度和经济效益等因素要求较
高,经现场调试,目前能达到工业实际应用的目的。
技术优势:
数控深孔钻床要求能够对不同结构的工件进行打孔,电气控制要求有手动控
制和自控控制这两种模式,并且要能够对平移速度,工进速度,平移距离,加工
位置参数和工进深度参数设置。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按下急停按钮,切屑液电机
要关闭,主轴停止,工作台停在当前位置,报警灯闪烁。 显示器能够实时显示
工作台的进给速度,位移量和尚需位移量。选用了台达公司的 TP05 文本显示器)
(实际上是带薄膜按钮的触摸屏)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单元,来完成人机之间的
交互动作及与 PLC 之 间 的 通 讯 。 PLC 则 选 用 西 门 子 公 司 S7-200
系 列 的 CPU226CN 和 EM235CN 模拟量模块作为系统的控制单元。伺服系统选
用国产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完成工作台的运动,可对伺服电机进行无极调速,
使电机达到各种所要求的速度。切削液电机选用交流异步电机,主轴电机选用交
流异步电机控制钻头的工作方向与速度。另外,系统还有限位开关,液位开关,
压力检测器,电磁阀,继电器,气缸,交流接触器等硬件。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54
; 教学机器人(双目视觉装配机器人; 配置机械手和
视觉系统的移动机器人)
负责人:段锁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961265969
E-mail:Slduan@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双目视觉机器人是基于 PC 和 DSP 运动控制器的完全开放式 SCARA 型配
置视觉的机器人系统,由通用的运动控制器提供了基本的电机位置和速度控制功
能,实验平台是配置视觉装置的四自由度机器人系统,这是一个基于 PC 和 DSP
运动控制器的完全开放式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系统构建成的机器人目标识别定
位和抓取系统,如下图 1 所示。该系统基础硬件有:机器人机械本体,包括 SCARA
型四自由度机械臂和简单电磁手爪;电气驱动系统包括四个交流伺服电机和四轴
伺服驱动器;基于 DSP 的运动控制器,包括 GT-400-SV-PCI 型四轴伺服运动控
制卡、限位开关和四轴电机上配置的光电编码器;机器人视觉系统包括 CCD 摄
像机 Teli-5260BDP 和图像采集卡 Matrox Morpjis,以及配置光源的工作平台
和PC 主计算机等;PC 机和运动控制卡通过 PCI 总线 0 连接,而和图像采集
卡则通过PCI总线2连接,共同实现了与机器人系统之间的的通信。系统软件
主要包括控制软件和图像采集与处理软件。
技术优势:
系统工作流程为:首先由摄像头拍摄目标物体图像,通过视频传输线传输到
图像采集卡,经采样、量化后得到一帧数字图像,保存于计算机内存中。然后计
算机从内存中读取图像,基于 Retinex 理论进行目标图像光照预处理,识别到
清晰的目标图像后进行畸变校正,使得更加精确地对目标定位,从而进行机器人
的运动规划,通过对机械臂的控制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抓取任务。
应用概况:
1)机器人精确定位实验:可以了解机器人坐标空间的相关概念,判断机器人控
制精度;
2)机器人视觉控制实验:进行目标图像的采集、二值化、边缘提取,实现工件
位置及方向的查找;
3)机器人轨迹规划实验:通过机器人关节坐标空间和直角坐标空间的变换原理,
可以完成矩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轨迹规划过程;
4)机器人目标定位、轨迹规划、抓取实验;
5)装配机器人目标搬运、装配实验。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55
智能预警灭火机器人
负责人:段锁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961265969
E-mail:Slduan@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所研发的智能预警灭火机器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产品
空间适用性强,既可以用于粮库、仓库、实验室、化工车间等室内小范围的火灾
监测及预警,也可以用于森林类大范围火灾监测及预警。本项目与传统火灾检测
系统相比,能及时检测发现火情、即时消除初期火情、及时传输火情信息,将火
灾消灭在初期萌芽状态。与此同时系统采用网络视频 CCD 摄像头获取监测点图
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使预警系统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网络化特征,并能
实时将火灾现场的实况通过网络系统传送到监控室,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可靠
的依据;与红外火灾监测系统相比性价比较高。
技术优势:
系统采用三级火灾火焰预警子系统,能够根据现场实时火焰实现预警系统智
能化,科学合理并有序地调度火灾发生时的人力、财力。本项目产品比传统灭火
机器人更智能化、检测传输火情信息及时、预警早、即时消除初期火情、可以有
效避免火灾损失或将火灾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减小到最低。
应用概况:
产品已有实物样机,具备产业化基础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56
视觉定位工业装配机器人
负责人:段锁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961265969
E-mail:Slduan@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已经制作完成样机一台,并通过实验室运行和实验表明系统运行可靠,能够
完成课题设定的目标任务。能实现对静态物体的识别抓取和对动态物体的跟踪抓
取等。GUC-T 运动控制器通过 LAN 局域网接受视觉处理系统给出的目标工件的
位置信息,运动控制器根据得到的目标工件的位置信息求解机器人运动机构的逆
运动学方程,根据最短路径原则选择最佳的解,得到各关节的运动量。
技术优势:
采用现有的控制器和驱动器,使得本机器人系统的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相
比于传统的装配机器人,本设备可以在复杂环境(如各种形状的零件、零件方位
不确定)下完成装配任务。适合用于柔性自动化生产系统,可以提高生产线的自
动化程度和提高生产效率。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57
高压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
负责人:张屹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5971626806
E-mail:zy@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以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高压输电线路抗冰雪灾害自然灾害的需求为
背景,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自主创新,满足我国电力系统对高效率、低能耗、无
伤亡率防灾、减灾技术的巨大需求,对推动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进步和促进我国
电网建设的安全、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发表相关核心以上论文11 篇,获批发明专利 6 项。
58
互感器自动检测机器人
负责人:张屹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5971626806
E-mail:zy@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针对目前变电站现场的电流互感器安装位置高、检定设备需要搭建脚
手架登高作业的现状,为解决互感器检定设备的提升、电线自动装夹、互感器检
定等问题,研发了变电站互感器自动检测机器人,日前已正式通过现场试验,并
应用于变电站互感器检定实践中。
技术优势:
变电站互感器自动检测机器人通过将互感器测量设备自主运至预定高度,并
自动快速完成连线工作,从而辅助位于地面测试人员完成变电站互感器的检定测
试工作。该机器人能够有效避免工作人员的登高作业,降低安全隐患;减少测试
人员提升仪器设备和导线的工作,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同时,由于该
机器人能够快速完成仪器设备的定位和接线,从而有效缩短了工作时间,避免电
力设备长时间停电的影响。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本项目已发表了一系列的高水平论文,申请专利5件,其中授权专利3 件。
59
往复泵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及工程应用
负责人:裴峻峰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851085769
E-mail:Pei0264@yeah.net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1)往复泵阀盘运动规律及受力研究,对传统泵阀设计理论进行验证与完善;
(2)基于不同工况及损伤形式的往复泵泵阀与轴承运动及故障信号的采集、处
理和故障特征参数的提取;
(3)往复泵动力端轴承及泵阀损伤机理的研究,开展面向故障诊断的钻井泵轴
承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与仿真软件的研制;
(4)研究用振动、声发射、声音等测试分析手段,准确及时地诊断出泵阀故障、
流体泄漏等问题。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获得授权相关发明专利两件
60
重要零部件的超声波自动探伤系统、各类非标机械
(含新型并联机械)的研发
负责人:邓嘉鸣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87690
E-mail:czdydjm@126.com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电子信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随着科技经济的进步,各种先进的技术装备(如高铁、大型制造装备、各类
特殊装备等)层出不穷,对该类装备零部件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以保障该类装备
使用的质量可靠性及安全性。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对该类装备重要零部件进行出
厂检测和在役使用定期检测,目前很多该类装备生产厂家及应用厂家对相关零部
件的检测多采用手工方法,不仅检测效率低,检测质量也难以保证。为此,对自
动检测设备系统的使用要求愈来愈迫切。丰富的工作学习经历使本人掌握了一般
零部件(如轴类、盘类、板类等典型零部件)的探伤检测方法和自动检测工艺(尤
以超声波探伤为长),并擅长非标机械的设计及制造,可提供相关厂家一般零部
件的探伤检测方法和工艺,以及一般零部件的自动探伤检测设备技术,具体可整
机合作开发转让,亦可关键零部件、元件等合作开发转让。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61
高速列车空心车轴超声波自动探伤系统
负责人:邓嘉鸣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87690
E-mail:czdydjm@126.com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电子信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空心车轴与传统的实心车轴相比,具有重量轻、便于在役质量检测等优点,
在高铁列车上得到了广泛使用。本成果主要针对新制及在役空心车轴的质量检
测,检测新制空心车轴的制造缺陷及在役空心车轴的使用疲劳缺陷。对于在役使
用(即正在运行使用)的列车,可实现不解体列车直接对空心车轴进行缺陷检测,
所以检测简便、检测效率高、检测成本低。
技术优势:
目前该技术已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的技术鉴定,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
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已在国内相关空心车轴制造和使用部门应用,与国际同
类产品相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缺陷检出率高、性能稳定、价格低
廉等优点。
应用概况:
可整机合作开发转让,亦可关键零件、元件(全耦合超声波探头组等)等合作
开发转让。本技术除用于铁道空心车轴的自动检测,亦可用于其他要求较高的空
心轴类零件、管类零件的自动探伤检测。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62
铁道列车实心车轴( ( 含轮对) ) 超声波自动探伤系统
负责人:邓嘉鸣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87690
E-mail:czdydjm@126.com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电子信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实心车轴(可含轮对)作为列车(含高铁列车)走行部分的重要部件,其质量的
优劣将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为保障高速运行列车的安全,必须对车轴(含
轮对) 进行出厂检测和在役使用定期检测。本成果主要针对新制及在役实心车
轴(可含轮对)的质量检测,检测新制实心车轴的制造缺陷及在役实心车轴的使用
疲劳缺陷。
技术优势:
目前该技术已通过中车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水平。已在国内相关车轴制造和使用部门应用,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
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缺陷检出率高、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
应用概况:
可整机合作开发转让,亦可关键零部件、元件(全耦合超声波探头组等)等合
作开发转让。
本技术除用于铁道车轴自动检测,亦可用于其他要求较高的轴类零件的自动
探伤检测。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63
一种蜂窝秸杆打捆装置、一种卡扣式秸杆打结器
负责人:张锁龙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961469111
E-mail:zhangsuolong@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能源环保、现代农业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利用收割机上的富裕功率,自带打捆包扎装置是解决目前农民大面积秸杆焚
烧,解决空气污染的可行方式,既保证了农民的收益,又保护了环境,还得到了
可观的生物质能源。本两项专利含盖了整套装置,克服了原进口装置价格昂贵,
结构复杂的缺点。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授权专利2项
64
全焊接双波纹板式气体换热器成套技术
负责人:张锁龙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961469111
E-mail:zhangsuolong@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能源环保、现代农业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焊接双波纹板式气体换热器主要应用于废气的余热回收以达到节能减排的
目的。该技术利用常州大学专利技术,利用摸具液压使 0.6~1.0mm 的板材成形,
经翻边焊接组装完成,由于是焊接,适用温度可达 550 度,如果采用更好的材
料,适用温度可达到900度。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65
多晶硅生产冷氢化工艺加热合成反应关键技术装备
负责人:丁建宁、袁宁一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实现多晶硅生产冷氢化工艺过程工程化的关键加热系统装置;降低成本
40%,减少能耗2/3。8000小时以上无故障稳定运行加热合成反应器关键技术。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66
双管双管板安全型换热器设计
负责人:刘雪东
所在单位:常州大学能源化工装备研究院
电话:13961127116
E-mail:Lxd99@126.com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基于冷裂解方法,利用空泡破裂产生的冲击波的能量使重油中长链石蜡烃分
子、沥青质分子断裂,分子量减小,原油粘度密度降低, 蜡的熔点降低。实现重油
轻质化,提升轻质组分产出率。技术对现有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减
粘裂化等传统工艺具有革命性的突破。
项目依托承担完成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冷裂解法提高轻 质油产出率
新工艺联合研究”,研发重油冷裂解关键技术及装备, 已完成 4000 吨/年的冷
裂解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对多种重油进行处理,可实现重油密度下降10%、粘度
下降15~20%,轻质组分产出 率提高 10%。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67
特殊搅拌传动装置优化设计及软件
负责人:刘雪东
所在单位:常州大学能源化工装备研究院
电话:13961127116
E-mail:Lxd99@126.com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项目针对(1)大型污泥储罐内部固液两相流场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及结
构优化设计,提出采用提升螺旋与底部大型锥形搅拌桨组合结构,改善内部流动,
克服污泥快速沉降导致的出口堵塞难题;(2)环氧乙烷搅拌器内部气液两相反
应流场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设计,采用下进气上进液体结构,内部
设置四层 45°斜叶搅拌桨搅拌装置结构,上下部搅拌桨变直径设计。上部桨叶
促进罐内物料混合均匀,下部桨叶促进入口气体扩散;(3)底部异形挡板的搅
拌装置在搅拌反应设

 备注信息
 
 反馈信息
暂无反馈信息
发布反馈信息
标题:
内容:
 
单位名称:
鲁南技术市场
鲁南技术市场是由枣庄市科技局主办,枣庄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枣庄市各区(市)科技局协办的综合性技术服务机构。
鲁南技术市场立足枣庄、面向鲁南和全国,具有科技政策宣传、科技成果推广;为产、学、研结合以及技术成果转让服务;为企业提供解决技术难题服务的多功能综合性技术市场。
鲁南技术市场包括:常设技术市场、网上技术市场。
鲁南常设技术市场
常设技术市场主要目的是提高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推广,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鲁南常设技术市场地址设在枣庄行政中心嘉汇大厦6楼。从业人员20人,主要负责负责技术市场对外通联、技术市场协会管理、市场开拓、会展策划、技术交易、技术合同登记、科技信息收集及分类、网上技术市场网站维护等工作。
鲁南网上技术市场
为扩大市场的影响与知名度,实现区域性科技资源共享,构建方便快捷的产学研联系的桥梁与纽带,鲁南技术市场于2009年9月,开通了鲁南网上技术市场。
A、鲁南网上技术市场的结构
突出专业性和便捷性,强化交易功能、推介功能、服务功能、信息收集和信息分析功能,注重专业性和趣味性的结合,通过设置辅助栏目增强网站的可读性,提高网站的点击率,有计划的提升网站的商业价值,逐步向商业化和煤化工技术转移平台、枣庄科技局网站、山东省大型科研仪器网枣庄分站等多种平台融合方向发展。
B、鲁南网上技术市场的主要栏目
网上技术市场的主要栏目有:会员中心、技术市场动态信息、技术难题信息、新技术新成果信息、最新招标公告、最新中标公告、人才需求信息、专家推荐、专家论坛、院士工作站、技术合同登记、技术分类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栏目。
辅助栏目有:文献阅览室、特色旅游、特色产业、科普宣传、知识产权、用户论坛、益智游戏等栏目。
鲁南技术市场运作措施
整合科技管理的系统资源、行政资源、对外合作资源与本地市场需求资源,集全市科技系统之力,全力以赴的加以扶持和培育,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形成规模和自己的风格与特色,从而打造一个在省内外乃至全国较有影响的品牌市场。
A、博采众家之长提升网站水平
不断的学习和借鉴省内外各类网站的经验和长处,从版面设计、功能设置、内容更新、网站链接等方面有所创新,以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并通过在谷歌、百度、枣庄信息港等综合类网站进行推介,提升鲁南技术市场的知名度。
B、加强政策宣传鼓励技术交易
全市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大力宣传国家、省(市)有关技术市场的优惠政策,对积极参加鲁南技术市场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现有的行政手段,在项目、资金、政策上给予鼓励。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和感受技术市场带来的便利,实现“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共赢共荣。
C、健全市场组织扩大市场规模
通过建立技术市场协会、注册会员等组织,把更多的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中介机构和科技人员纳入鲁南技术市场的交际圈,形成相对固定的企业家咨询体系和高校专家数据库。要加强与省内外科技局、信息研究所的联系,将他们所在地的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及高校、科研院所的新成果,在鲁南技术市场发布,先以供给和需求在品种与数量上的规模优势吸引人,进而赢得交易的繁荣。
D、不失时机的组织会展交易活动
利用市委、市府组织的各种经贸洽谈会等时机,举办科技市场会展交易活动,建立和疏通科技成果拥有者、引进使用者和市场管理者有机结合的沟通渠道,努力做好牵线搭桥工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在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赢得科技市场自身的长足发展。
鲁南技术市场愿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技术交易机构,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依靠科技进行创新,以科技引领生活,共创美好未来。
枣庄市科学技术局 Copyright 2009 www.lnjssc.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鲁ICP备09043870号
地址:枣庄市薛城区民生路629号(综合楼五楼) 电话:0632-3314164
主办:枣庄市科学技术局 承办:枣庄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枣庄市生产力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