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基于电化学复合的金属表面精密镜面加工技术 负责人:王辉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912318502 E-mail:wanghui@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使用基于电化学复合的抛光方法,对零部件表面进行精密镜面加工,可将表 面直接加工到Ra0.02μm 甚至以下,实现镜面加工,加工过程中不产生磨削热 和磨削力,不产生磨削烧伤和裂纹,不产生加工变形。 技术优势: 经过抛光的机械基础件,疲劳寿命可以提高 5~8 倍,噪音平均降低 7~10 分 贝,大幅度减少或者消除磨合期。 应用概况: 该技术可应用于长轴、镜面轧辊、模具、镜面板、反应釜、管材内外壁、轴 承滚道、齿轮齿面、凸轮表面、曲轴轴颈等表面的镜面加工及表面去毛刺。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项目技术成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69 装备及零部件绿色再制造技术 负责人:王辉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912318502 E-mail:wanghui@cczu.edu.cn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绿色再制造技术是当前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本项目综合使用激光熔覆、热 喷涂、等离子喷涂、电刷镀、活化修复等技术,对装备和零部件表面进行再制造, 不但可修复磨损、腐蚀的表面,还可以根据装备和零部件使用条件,对表面进行 针对性加工处理,使加工后的表面性能高于原始表面。 技术优势: 经过抛光的机械基础件,疲劳寿命可以提高 5~8 倍,噪音平均降低 7~10 分 贝,大幅度减少或者消除磨合期。 应用概况: 绿色再制造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矿山、煤矿、石油、冶金、机械等部门的设备 和装备及零部件,如:轧辊、破碎机、水冷壁、缸体、钻杆、油管、曲轴、活塞、 模具、罗拉、套筒、造纸机械、流化床锅炉管等。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项目技术成熟,授权二十多项发明专利 70 用 一种实用 U Delta-CU 三平移并联操作手 负责人:沈惠平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063932838 E-mail:Shp65@126.com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一种实用Delta-CU 三平移并联操作手,如图 1 所示,它由三角形的静平 台0、动平台 1,以及两条相同的混合支链 HSOC 和一条无约束的 RSS 型支链 组成,其中,每条混合支链由一根驱动杆和一个平行四边形(4R)组成。该操作 手比传统的Delta三平移操作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项目技术成熟,授权二十多项发明专利 71 型 一种新型 (Pa3R)2R-RSS 的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操作手 负责人:沈惠平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063932838 E-mail:Shp65@126.com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一种实用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操作手(Pa3R)2R-RSS,如图所示,其静平台 0 与 动平台1,用两条相同的无约束支链 RSS、一条含有子并联机构(Pa3R)的混合支 链 (Pa3R)2R联接,其混合支链这样构成的:1 个转动副连接由 4 个球副组成 的平行四边形(Pa)的一短边S1S2;另一短边 S3S4 和三个平行转动副并联连接, 且 S3S4 的连线和转动副 R43 轴线垂直,从而构成含一个回路的子并联机构 (Pa3R);同时,短边S3S4再串联两个平行的转动副。 技术优势: 该操作手比传统的三平移一转动操作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具有部分运 动解耦,因耦合度 k=1,其运动学、动力学性能分析容易,机构动平台绕其法 线的整体转动能力很强,为该机构一个较突出的优点。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项目技术成熟,授权二十多项发明专利 72 型 一种新型 2-(Pa3R)3R 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操作手 负责人:沈惠平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063932838 E-mail:Shp65@126.com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一种运动解耦型 3T1R 并联操作手 2-(Pa3R)3R,如图所示,静平台 0 与 动平台1用两条相同的混合支链( HSOC )联接,每条混合支链中的 1 个转动 副串联一个由 4 个球副组成的平行四边形,并和三个平行转动副并联构成一个 子并联机构(Pa3R),且两个球副的连线和转动副轴线共线,但垂直于另一转动副 的轴线;再和三个平行转动副串联而成一条混合支链,记为(Pa3R)3R。 技术优势: 该操作手比传统的三平移一转动操作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空间大, 具有运动解耦,因耦合度k=0,其运动学、动力学性能分析能得到解析解。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73 型 一种新型 2-(Pa3R)3R 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操作手 负责人:沈惠平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063932838 E-mail:Shp65@126.com 所属领域:装备制造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一种新型低耦合度CU-2PaRSS 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操作手,如图所示,机 构由动平台 1、静平台 0、两条 RSS 型无约束支链,以及一条三平移输出的混 合支链组成,而混合支链又由包含 2 条分别含有 4 个球副的平行四边形子混合 支链,简称:CU-2PaRSS机构。 技术优势: 该操作手比传统的三平移一转动操作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空间大, 具有运动解耦,因耦合度 k=1,其运动学、动力学性能分析方便。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74 含水油脱水器 负责人:袁惠新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12720 E-mail:Yuanhuixinb2000@126.com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含水油脱水器主要由若干个脱水型旋流管、进油腔、集水腔和集油腔等组成, 体积小,装置化、密闭化操作,安装调试方便,工作连续稳定、自动可靠,无须 反冲洗,脱水能力强,操作范围宽,在长期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可靠运行。 技术优势: 含水油脱水器主要由若干个脱水型旋流管、进油腔、集水腔和集油腔等组成, 体积小,装置化、密闭化操作,安装调试方便,工作连续稳定、自动可靠,无须 反冲洗,脱水能力强,操作范围宽,在长期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可靠运行。 应用概况: 可用于原油脱水、油品脱水(包括汽油脱水、柴油脱水、石脑油脱水等等)、 液化气脱胺,以及其他互不相溶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75 气液分离器 负责人:袁惠新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12720 E-mail:Yuanhuixinb2000@126.com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气液分离器有若干个旋流分离器、进料分配管、气体收集箱、集液罐及相应 的监测控制器件、机架等组成。旋流分离器的基本结构为一个圆锥形腔体,有一 个切向进口和两个轴向出口。它是一种利用离心沉降原理将非均相体系中具有不 同密度的相分离的机械分离设备。气液混合物以一定的速度从切向入口进入旋流 分离器,从而在旋流分离器内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密 度大的相——水被甩向四周,并顺着壁面向下运动,作为底流排出。密度小的相 ——气体流到中间并向上运动,最后作为溢流排出。这样,用旋流分离器就达到 了液/气分离的目的。 技术优势: 本装置可设计有若干个进料口和若干个集液罐,以满足不同的处理量要求, 而且既可自动排液,也可人工定时排液。该装置体积小,安装调试方便,工作连 续稳定、自动可靠,操作弹性大,操作和维护方便、费用低。 应用概况: 本装置主要应用于从气体中除去液体的过程如干气脱胺、天然气脱液、煤气 脱液、生物质气化焦油分离以及其它气体脱液除沫,以及液体脱气。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76 除砂器 负责人:袁惠新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12720 E-mail:Yuanhuixinb2000@126.com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技术优势: (1)除砂率高; (2)不堵塞; (3)出砂带液少; (4)寿命长:该设备从结构、流场、材料等方面着手,有效地减少了流体中固 体与旋流器壁面的摩擦,提高了设备的耐磨性,从而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5)体积小,安装、调试、维护方便,装置化、连续化、自动化稳定操作。 应用概况: 油田产出液除砂、油田油罐或水罐冲洗液除砂、洗井水除砂、油砂洗涤(达 农排标准)、钻井泥浆处理,其他悬浮液澄清、浓缩,等等。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发明专利号:ZL201110085591.3 77 天然气脱蜡 负责人:袁惠新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12720 E-mail:Yuanhuixinb2000@126.com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脱除固体、半固体和液体石蜡功能的天然气净化装置, 外壳自上而下被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分割成天然气集气腔、天然气进气腔、 加热腔和集渣腔。天然气集气腔顶部有天然气排气口;天然气进气腔侧面上部有 天然气进气口、下部有排零口;加热腔侧面上部有加热气进口,下部有加热气出 口;集渣腔底部有排渣口和阀门、侧面有液位控制器。旋流分离管的溢流管向上 伸入天然气集气腔,旋流分离管的进气口在天然气进气腔内,旋流分离管圆柱段 和锥段在加热腔内,旋流分离管的底流管向下伸入排渣腔。回流管联通天然气集 气腔和排渣腔。本发明解决了天然气脱蜡过程中石蜡等杂质使分离设备本身堵塞 的问题,实现了天然气内石蜡等杂质的连续分离。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发明专利号:ZL201210320030.1 78 一种油砂分离工艺 负责人:袁惠新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12720 E-mail:Yuanhuixinb2000@126.com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一种油砂分离工艺,包括预处理、稀油浸出、水洗、油水分离、油砂油精制 和旋流分级六段处理过程。预处理段包括干式粉碎和筛分;稀油浸出段包括湿碎、 萃取、固液分离。 1、搅拌1和固液分离2;水洗段包括搅拌 2、三相分离和旋流洗砂;油水分离段包括油罐沉降切水和油污水除油;油砂矿 经本工艺处理后,油砂中油得率高于 95%,砂的得率高于 90%,所得砂中含油低 于1%。 技术优势: 工艺流程中的水可循环使用,实现零排放。该工艺操作压力和温度低,只要 在原油的熔点以上即可,可以节能;采用稀油浸出和水洗相结合的工艺,尽可能 地减少油水混合物,以减少油水分离负荷;采用重力沉降分离和超重力沉降分离 相结合的手段,提高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0883521.5 79 一种钻井泥浆处理工艺 负责人:袁惠新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12720 E-mail:Yuanhuixinb2000@126.com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泥浆空化法处理工艺,包括搅拌、筛分、空化、旋流 撇油和三相分离五部分,钻井泥浆加水搅拌后,经过筛分,去除大固体杂质,加 水搅拌均匀后进行空化处理,再经过旋流撇油,大部分油被回收,排到储油罐。 经旋流撇油剩下的混合物加入破乳剂后进入三相分离器,分出的顶部浮油排入储 油罐,分出的污水进行旋流除油,分出的含水污泥进行固液分离。旋流除油所得 低含水油进入储油罐,沉降后外输,所得低含油水进入储水罐,循环利用。 技术优势: 固液分离所得钻削污泥可外排,所得低含固水进入储水罐,循环利用。油基 泥浆经处理后,油的得率高于 95%,钻削污泥含油量低于 1%,水循环使用。该 工艺处理所得钻削污泥可直接进行现场排放,无二次污染。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710026624.4 80 旋流井 负责人:袁惠新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12720 E-mail:Yuanhuixinb2000@126.com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发明属于分离机械,涉及一种具有从雨水中分离沉积物和漂浮物功能的旋 流井,包括井筒、外筒、旋流器和支撑筋板。所述井筒上在同一水平面上预埋进 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外筒置于井筒内。所述旋流器依靠支撑筋板同轴固定在外筒 里面。旋流器的入口伸出外筒并套在井筒上预埋的进水管上。 技术优势: 本发明既能分离沉渣又能分离浮渣,操作弹性大,且不易堵塞、结构简单、 装拆方便、清渣容易。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发明专利号:ZL201410476363 81 一种油气水三相超重力分离器 负责人:袁惠新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775112720 E-mail:Yuanhuixinb2000@126.com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油气水三相超重力分离器,包括外壳、一个或多个气液 分离器和一个或多个油水分离器,外壳用上隔板和下隔板形成集水腔、油水腔和 集油腔,气液分离器从外壳顶部插入,经过集油腔,其排液口与油水腔相通,油 水分离器上端通过油水分离器排油口与上隔板固定连接,下端通过油水分离器排 水口螺母与下隔板固定连接,油水分离器排油口与集油腔相通,油水分离器排水 口与集水腔相通,集油腔与集水腔通过回流管连通。 应用概况: 本发明专利集气液分离和液液分离于一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不仅可 用于油田采出液的油气水分离,特别是海洋采油平台的采出液直接脱气、分水, 也可用于其他含游离气体的互不相溶液液混合物的分离。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发明专利号:ZL201210304264.7 82 一种油气水三相超重力分离器 负责人:周晓鹰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775112720 E-mail:Yuanhuixinb2000@126.com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二肽肽酶I(dipeptidyl peptidase, DPPI)是溶酶体内一种半胱氨酸蛋白 酶,又称组织蛋白酶 C),高表达于人体免疫系统颗粒免疫细胞,是丝氨酸炎症 蛋白酶原的专属激活酶,在炎症、细胞外基质重构和组织微环境的稳态维持起到 重要作用。DPPI 血液中的表达和活性和一些特定的病理生理状态相关,所以 DPPI检测方法的建立,无论是对实验室还是医院临床都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的 测定DPPI的方法为ELISA法或者WESTEN BLOTTING 法,耗时长且耗资高,而 结果只能说明样品中有或无DPPI 蛋白质的存在但无法表明 DPPI 酶活性功能 的存在和变化。我们前期发明的荧光仪高通量方法检测血清中 DPPI 的活性表明 类风湿样品中DPPI酶活性的存在和变化,但问题一是制备血清过程长,病人血 的用量大;二是实验仪器昂贵;三是单个样品检测成本较高,不能实现现场检测。 所以,建立简单易行耗时耗资少的 DPPI 活性表达的检测的方法对与免疫颗粒细 胞相关的疾病研究和DPPI的活性检测,包括类风湿疾病的早期诊断都有着重要 的意义。 技术优势: 本发明用 XYZ1601 纸层析的方法检测血液中 DPPI 的活性表达水平,特点 是鲜血微量(0.5-1 微升),无需血清制备,分析耗时短,易操作,可用于现场 测定。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83 嗜热细菌在采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负责人:罗明志 所在单位:生物医药工程与健康科学研究院 电话:13616119565 E-mail:luomingzhi@cczu.edu.cn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在研 成果简介: 本项目瞄准资源微生物学科前沿,以石油化工领域节能、环保、高效高温采 油污水处理新技术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极端微生物(主要为嗜热细菌)的前 期开发及其在高温采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为极端微生物资源的应用开发提 供了一种新思路,并为这些极端微生物后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应用奠定良好基 础。 技术优势: 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工程应用菌株,并结合石油烃分散、吸附、降解和絮 凝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复配出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生物强化菌菌剂;建立相关 高温采油污水处理工艺,已应用于中石化泰州采油厂高温采油污水处理,将每天 的污水处理通量提高76%。与传统方法相比,本项目的显著优势是节能、环保、 高效。 应用概况: 本产品不仅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产生的高温含油污水处理,同时可推广至焦 化厂、城市煤气厂等在炼焦与煤气发生过程中产生含有酚、氨、焦油等杂质的污 水处理。 目前,本项目相关工艺已在中石化华东分公司泰州采油厂试运行,其高温采 油污水年排放量为30万吨,采用嗜热细菌进行处理,仅冷却塔降温这一部分可 节约电量 1.8 度/吨,即 54 万度/年,按工业用电 0.6 元/度计算可节约成本 32万元。若推广至全国,仅考虑冷却塔耗电因素,可节约电量 7.4 亿度,电费 4.5亿元,效益十分可观。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84 医用导电压敏胶 负责人:张嵘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912319469 E-mail:rzhang@cczu.edu.cn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该技术成果是一种能导电的医用压敏胶,可以用在心电图测试仪的电极上, 起到将电极粘附固定在人体表面的作用,并具有导电的功能。该压敏胶无生物毒 性、无皮肤刺激性,是一次性使用压敏胶。该压敏胶与国外进口或者用国外技术 生产的最好的同类医用压在性能上非常接近。 技术优势: 本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前期设备投资相对较小,特别 适合于医用材料的生产厂家进行扩大生产和销售。考虑到进口或者使用进口技术 生产的一次性导电压敏胶目前在中国的广泛应用,该产品的生产销售可以为企业 带来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申请专利 85 应用于哮喘患者日常保健的天然提取物 负责人:周欢 所在单位:生物医药工程与健康科学研究院 电话:13585353035 E-mail:huanzhou@cczu.edu.cn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茶多酚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羟基酚性化合物的混合物,简称茶多酚,是 形成茶叶优良品质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茶 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杀菌作用,消炎作用,防癌抗癌作用。我们首次我 们首次发现了茶多酚具有抑制气道平滑肌增生的作用。细胞实验表明茶多酚可以 有效的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的生长,但不会影响气道上皮细胞的生长。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86 生物电采集及神经反馈系统 负责人:邹凌 所在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813583689 E-mail:zouling@cczu.edu.cn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电子信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生物反馈治疗是治疗多动症,孤独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行为疗法,也常 用于卒中后康复和肢体功能恢复训练。与传统的药物疗法相比,生物电生物反馈 疗法更能充分调动受训者的内在潜力,使受训者积极参与治疗。 技术优势: ①理念先进:使用生物电特征作为诊疗指标是一种重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特 色。 ②网络化多人对抗:支持多位患者同时参与治疗过程,大大提高医用设备的 利用率和专家的工作效率,而且通过多个体对抗强化相关生物电信号的产生与反 馈,患者之间可以互相刺激促进提升治疗效果。 ③硬件小型化便携化:本设备使用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多导脑电采集系统, 整个硬件模块有着符合人机工程学特点,体积小巧、续航力强的优点,可支持病 患长时间佩戴,从而提供更开放的治疗方案。适合家居使用,而且更好地保护个 人隐私。 ④丰富的刺激模式和多用户管理:软件可支持多种不同脑电采集设备,具有 高效,兼容的特点;其刺激产生模式使用图片,音乐,动画,游戏等多种模式, 能够根据不同的诊疗需要提供不同的方案。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相关授权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3 件 87 备 丁二酸加氢制备 1,4- 丁二醇及 γ- - 丁内酯技术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课题组开发的丁二酸液相加氢制备1,4-丁二醇和γ-丁内酯的生产工艺,丁 二酸的转化率达到 98.0%以上,1,4-丁二醇和γ-丁内酯的选择性达到 95.0%以 上,产品纯度≥99.5%。已申请专利 2 件。此工艺是环境友好工艺,三废量小且 易于处理,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再生循环使用。与其他传统工艺相比,该工艺 原料易得,设备投入少,工艺流程短,具有很大的生产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优势: 课题组开发的丁二酸液相加氢制备1,4-丁二醇和γ-丁内酯的生产工艺,丁 二酸的转化率达到 98.0%以上,1,4-丁二醇和γ-丁内酯的选择性达到 95.0%以 上,产品纯度≥99.5%。已申请专利 2 件。此工艺是环境友好工艺,三废量小且 易于处理,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再生循环使用。与其他传统工艺相比,该工艺 原料易得,设备投入少,工艺流程短,具有很大的生产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授权专利 88 备 丁二酸加氢制备 1,4- 丁二醇及 γ- - 丁内酯技术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课题组开发的丁二酸液相加氢制备1,4-丁二醇和γ-丁内酯的生产工艺,丁 二酸的转化率达到 98.0%以上,1,4-丁二醇和γ-丁内酯的选择性达到 95.0%以 上,产品纯度≥99.5%。 技术优势: 此工艺是环境友好工艺,三废量小且易于处理,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再生 循环使用。与其他传统工艺相比,该工艺原料易得,设备投入 少,工艺流程短, 具有很大的生产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申请专利2件 89 雷达吸波材料六角晶系铁氧体的制备技术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雷达吸波材料(Radar Absorbing Materials,简称 RAM)是指能够通过自身 的吸收作用减小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一类功能材料,其基本原理是将雷达波传换 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和热能)而消耗掉。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吸收 强、阻抗匹配良好、吸收频带宽、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是一种优良 的磁性吸波材料。 技术优势: 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开发的六角晶系铁氧体制备技术,具有纯度高、 化学稳定性好、颗粒细、掺杂分布均匀、反应温度低等特点,在微波频率下能保 持较高的复数磁导率,能较好的控制产物的分散性和组成;具有较高的磁性各向 异性等效场,因而有较高的自然共振频率,克服了传统吸波材料密度大、涂层厚 和吸波频带窄等缺点。该六角晶系铁氧体复合材料密度小于 4g/cm3,涂层 1.5~ 2mm,雷达吸收率在2~18GHz范围内小于-10dB,满足现在吸波材料“薄、轻、 宽、强”的趋势,是一种理想的吸波材料。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授权专利2项 90 防弹衣材料聚苯硫醚聚合新工艺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常州大学张跃教授团队经过持续创新性研究,开发了全新的聚苯硫醚聚合新 技术。 技术优势: 以对二氯苯、硫化钠为单体原料,采用离子液体-NMP 混合溶剂体系,在 Cu+/I-离子及 P 配体协同催化作用下,通过精确控制聚合反应中的离子环境, 以离子机理合成了中高分子量 的聚苯硫醚产品。离子型溶剂体系使聚合过程按 连锁反应方式进行,有利于达到较高的聚合度;离子型溶剂对无机盐有良好的溶 解性,使其迅速离开聚合反应活性位点区域,增大了聚合方向的反应动力和程度。 聚合产物通过特定的超声-溶剂组合技术进行高效脱盐净化处理,可获得高精度 的树脂,并开发了对净化后聚合产物进行二次聚合反应的工艺,实现了聚苯硫醚 聚合物分子量的二次提升。针对聚苯硫醚树脂材料偏硬、偏脆的美中不足,团队 经过创新性设计和实验研究,开发了新颖的掺杂萘环、苄基结构的聚苯硫醚新型 共混物,实现稠环芳烃以及对苯二苄基嵌入结构在共聚物中的有序排列、无序排 列、嵌入比例调节,从而调控聚合物分子结构,优化和提高聚苯硫醚共聚物的强 度性能。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获全国第十四届挑战杯一等奖1 项。 91 五氟磺草胺的合成工艺开发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五氟磺草胺现有合成工艺采用的是Edmonds、 Douglas 以及 Johnson 的合 成路线,有先、后成桥路线两种方法。关键中间体 2-氨基-5,8-二甲氧基[1,2,4] 三唑并[1,5-c]嘧啶(化合物 1)和 2-(2,2-二氟乙氧基)-6-三氟甲基磺酰氯(化 合物2)的合成中,分别使用了剧毒的氰化物原料以及剧毒的MOMCl。Craig 提 出了以乙氧基羰基异硫氰酸酯增长 N 链(US 0295003A1)的方法,过程低毒但中 间体昂贵。常州大学课题组提出化合物1合成采用2-甲氧基-3-酮-丙酸甲酯、 甲基肽酰胺为起始原料,经环合、氯化、取代、氨肟化得到中间产物 4-羟基胍 基-2,5-二甲氧基嘧啶,再通过氯甲酸丙酯缩合、关环得目标产物;化合物 2 合 成以间三氟甲基苯酚为起始原料,3,4-2H-二氢吡喃为酚羟基保护基、以化合物 2-(2,2-二氟乙氧基)-6-三氟甲基(4-甲苯基)磺酸酯构建二氟乙氧基,经过醚 化、取代、水解、氯化氧化得目标产品;两个重要中间体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锂作 为缚酸剂,四氢呋喃为溶剂条件下制备得到最终产物五氟磺草胺。化合物 1 五 步反应总收率26.1%(文献收率 20.9%),化合物 2 四步反应总收率 64.6%(文 献收率35.8%),磺酰胺缩合产物收率也由46.0%提高到64.0%。 技术优势: 本课题组创新路线在制备化合物 1 时单一位置氯化,副产物少;避免了使 用水合肼和溴化氰,原料及中间物料低毒,更适合工业化生产;咪唑环环化一步 完成,路线步骤更少;化合物 2 工艺中采用安全低毒的 3,4-2H-二氢吡喃代替 剧毒品氯甲基甲醚,且二氟乙氧基的引入高效,避免使用昂贵且没有市场化的 2,2-二氟溴乙烷做试剂。磺酰胺缩合反应效率提高 1 倍,产物收率也提高 18%。 本课题组研究开发五氟磺草胺的改进合成路线,优化相应的工艺条件,获得可靠 的合成技术,对新一代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在后专利时期的规模化生产、 产品应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该工艺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授权1 件。 92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技术生产硝酸异辛酯产品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硝酸异辛酯是一种高效的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可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改 善柴油的燃烧性能,缩短着火时间,降低燃点,提高机车热工况动力性,节油效 应十分明显。国内外多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和异辛醇进行反应,然后再进行精 制而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该产品由于硝化反应强放热而使反应过程非常危险, 国内已有多个工厂因生产硝酸异辛酯而发生爆炸。由于生产危险性高,硝酸异辛 酯生产技术主要由法国、德国等几家欧洲军工企业掌握,全球生产商较少,均为 传统的釜式反应器生产工艺。其中法国国家火炸药公司产能 8 万吨/年,为全球 最大;我国硝酸异辛酯生产企业仅两三家,此前传统工艺总产能不到 5000 吨/ 年,需要大量进口。 技术优势: 基于微通道反应器与传统工艺相比在传热传质、过程强化、温度控制、环保 以及安全保障性方面的优势,常州大学流动化学和过程工程研究团队将 AFR 微 通道反应器系统和硝化反应有机结合起来,开发了以量产化的新型连续流微通道 反应系统为核心的工艺技术和反应装备,并成功应用于硝酸异辛酯硝化产品的高 效合成和规模化安全生产。与传统的间歇式反应釜生产工艺完全不同,微反应器 技术是在数百微米级的通道式反应器内进行撞击流化学反应,从根本上颠覆了传 统化工生产工艺,由于反应容器空间非常微小,物料通过碰撞混合非常均匀,使 通常危险的硝化工艺变得安全可靠,反应时间缩短,压力、温度等操作参数精准 易控;新型连续式硝化工艺,有效地解决了硝化反应飞温爆炸的工艺缺陷,实现 了硝酸异辛酯的连续式生产。反应工艺过程的可控性大大提升,反应效率显著增 强;连续化操作和大幅降低的反应区持液量使过程的危险性显著降低,单位体积 生产装置的产能成倍增加,从而避免了传统硝化法所具有的易爆炸的缺点,并大 幅度降低废酸的产生量。该工艺由于物料参与反应时间短,生产出的产品纯度高, 一般都达到99.5%以上,质量稳定,可达到国际最优等产品标准。新工艺的生产 过程“三废”排放少,装置占地面积和投资均大幅减少,产品成本可降低10%。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帮助合作企业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专利1件。 93 芳香醛的连续流绿色合成新工艺技术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芳香醛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应用于医药、农药、食品、香精香料等化工行 业。目前醇氧化制备醛的工艺技术主要集中在氧化剂种类选择上,铬试剂锰试剂 及其它过渡金属氧化物、高价碘试剂、沙瑞特试剂、Jones 试剂、费兹纳及莫发 特试剂等,这些方法虽然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但氧化剂成本高,反应底物容 易发生过度氧化生成较多的副产物,目标产物的收率较低,并给后续分离处理过 程带来较大困难,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该方法仍采用间歇式反应,在反应过 程中氧化剂需要缓慢滴加入反应器中,反应物间传质传热效果差,氧化剂稳定性 不好,容易造成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飞温”现象。并存在氧化剂使用量大, 产物选择性低,反应时间长,催化剂难以回收等缺点。 技术优势: 常州大学设计加工的具有特定结构的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可对反应物料的 混合以及传质、传热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对管道结构和尺寸的设计可有效增 加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增强其传质传热效果,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并提 高了氧化剂的利用率,降低了氧化剂的使用量并避免了助催化剂的使用,同时解 决了反应过程中因局部过热而产生的“飞温”现象。通过对微通道反应器内微尺 度的结构优化,可进一步使原料和产物的分布更加优化可控;通过调节原料泵的 流速可实现底物醇与氧化剂按比例进入微反应器进行反应,大大减少了返混,进 一步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氧化剂的稳定性及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也大幅提高。IFR 金属微通道反应器系统,传热、液-液非均相传质卓越,采用连续流直接氧化合 成工艺,精确控制连串氧化反应的停留时间,过程工艺简洁、反应条件温和、生 产装备易自控;免除了传统氯化水解工艺中氯气、碱原料的使用,腐蚀性低,污 染低,工艺条件优化,副反应少,产物收率高,成功实现了芳香醛的非氯化水解 法合成新工艺,绿色环保、低污染、腐蚀小。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生产灵活, 尤其适用于邻氯苯甲醛、对氯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间甲氧基苯甲醛、对氟 苯甲醛、对溴苯甲醛等多种芳香醛系列产品的高效合成和规模化生产,产品制造 工艺过程实现了连续化、安全化。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 94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技术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针对传统生产环氧脂肪酸甲酯方法过程时间长,环氧值低,反应过程安全性 难以控制等问题,常州大学流动化学和过程工程研究团队开发了多种微型全混流 结构单元组成的具有增强混合型金属微通道反应器内环氧脂肪酸甲酯的连续流 工艺,原料用计量泵打入反应器中,依本身动能在模块中完成高效混合传质,无 需外加机械搅拌的装置,其混合效果要远远优于搅拌所产生的传质效果,并且在 微通道反应器中,通过循环冷却器精确控制反应温度,传热性能好,保持温度恒 定,实时检测反应体系的压力,能大大提高对反应温度的控制,避免过程中有局 部过热的现象,反应时间仅仅为几秒至几分钟,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增加了反 应的转化率,提高产物的环氧值,安全性也得到显著提升。产品根据 GBT 1677-1981增塑剂环氧值测定检测,环氧值达5.5%以上。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件。 95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技术合成溴代叔丁烷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溴代叔丁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可用作溶剂及有 机合成时的烷基化剂及中间体;还可用作香料(如甲基戊基甲酮)的原料及用来 合成叔丁基苯和对二叔丁基苯的原料。目前,工业上的主要生产工艺一般采用氢 溴酸-浓硫酸法或者溴化盐-浓硫酸法,由叔丁醇经溴化反应而得到,即在浓硫酸 催化下由叔丁醇与氢溴酸反应制取。这种方法产生了大量的废酸,对环境的污染 很严重,催化剂用量很大,溴代叔丁烷的产率一般较低。另外,工业上常采用金 属溴化盐在与浓硫酸反应和催化下,溴化叔丁醇制备溴代叔丁烷,这类方法中浓 硫酸既作为催化剂还作为反应物,反应剧烈、放热量大,容易导致原料和产物挥 发,浓硫酸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产生的废酸量大。由于在间歇釜中进行此反应, 反应时间较长,原料消耗量大,产率较低,不能满足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优势: 常州大学自主设计开发的金属微通道反应器系统,以具有增强传质传热功能 的模块化柔性组合而成,通过过程强化,精确控制反应温度、原料及催化剂的配 比关系,反应时间从传统的数小时缩短到几十秒至几分钟,显著提高了反应效率。 催化剂浓硫酸的用量可以大大减少,减少了废酸的产生,且产物的选择性明显提 高。微通道反应器选用特殊材质经精密加工而成,耐腐蚀性优良,避免了在常规 反应器中腐蚀设备严重的问题。在微通道反应器中,从进料、 预热、混合以及反应过程全程为连续流反应,避免了常规间歇反应中需要额外配 置装置和转移中出现的泄露,环保安全,生产效率高。叔丁醇转化率达 95.5% 左右,溴代叔丁烷的选择性为96.8%左右。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 96 硝基胍的连续安全生产工艺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根据硝化反应工艺需要,设计并研制了具有高 效传热、传质功能的毫米级微通道结构模块,结合连续串/并联组合式反应器, 以量产化的连续流高通量微通道反应系统为核心的工艺技术和反应装备应用到 硝化反应中,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硝基胍产品的工艺技术和反应装备开发。与传 统釜式间歇操作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新技术摒弃易爆原料硝酸胍,同时传质、 传热效率大幅度提高,因此其安全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新技术成本更低,比传 统釜式工艺的成本降低3000~4000元/吨产品;操作条件缓和,污染显著降低, 废酸产生量减少约50%。采用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工艺生产硝基胍,反应工艺过程 的可控性大大提升,反应装置效率显著增强;连续化操作和大幅降低的反应区物 料量使过程的危险性显著降低,单位体积生产装置的产能成倍增加,从而避免了 传统硝化法所具有的易爆炸的缺点,并大幅降低污水的产生量。目前该工艺技术 生产的硝基胍产品过程总收率达 85%,硝基胍产品纯度≥99.8%。授权国家发明 专利4件,该技术成果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 1 项,总体 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全国第十三届挑战杯特等奖 1 项以及第九届“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 1 项。 97 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连续流反应技术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目前,国内生物柴油生产大多采用间歇生产工艺,所用的反应器也多为间歇 式的反应釜。此方法工艺过程简单,设备通用性强,设备投资少,但其间歇式操 作产品质量不稳定,能耗大,操作费用高,存在安全和环保问题,不能产生规模 效益,严重制约了生物柴油产业化发展。由于在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原料油脂与 甲醇互溶性差,导致液-液两相传质效果差、反应速率受传质限制,且甲醇用量 过大,致使后续处理能耗大、废水多,而且在碱性催化剂存在时易发生皂化反应, 生成脂肪酸钠,从而影响了生物柴油收率。绝大多数工业生产的方式是间歇批式, 与连续生产相比,生产强度低。 技术优势: 常州大学流动化学和过程工程研究团队在多年的连续流反应工艺及工程技 术开发工作基础上,以废油脂和甲醇为原料,在碱催化作用下,在连续流微通道 反应器内进行酯交换反应生产生物柴油产品。该工艺技术与现有的工艺相比较, 采用常州大学自主设计开发的 IFR 金属微通道反应器技术,反应时间从传统的 数小时缩短到几十秒至几分钟,显著提高了反应效率。原料在微通道中混合极佳, 通过精确控制温度以及原料配比,实现了从进料、预热、混合以及酯交换反应过 程全程为连续流反应,无废水排放,无废气污染,能耗低,酸碱耗量少,环保安 全,生产效率高,生物柴油产品收率约97%。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件。 98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技术生产硝基氯苯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氯苯硝化是工业中重要的化学反应,其硝化产物一硝基氯苯主要用于合成染 料、农药、医药、显影剂和橡胶防老剂等的中间体,也是良好的高沸点溶剂和缓 和的有机氧化剂,在工业生产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硝基氯苯的许多衍生物, 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硝基氯苯工业生产主要采用混酸硝化法,国内硝基氯苯产 品总收率大多为 97%左右,国外专利报导一硝基氯苯收率为 97%~98%左右,邻 位硝基氯苯与对位硝基氯苯的比值为 0.5 左右。目前硝基氯苯产品的常规生产 工艺有等温硝化与绝热硝化两种,所用硝化反应器多为釜式机械搅拌反应器或静 态混合管式反应器,但都不可避免因混合不均而导致局部过热以及设备腐蚀的问 题,反应过程的转化率较低。 技术优势: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进行硝基氯苯合成反应,是常规硝化工艺的一个突破。微 通道反应器具有常规硝化反应器所不具备的一些特性:通道尺寸微型化;较大的 比表面积;优良的传质传热特性;连续反应;不需中试直接放大;生产灵活且安 全性能高。因此利用微通道反应器进行芳烃硝化这类非均相强放热反应有无可比 拟的优势。常州大学设计开发的金属微通道反应器系统,获得卓越的传热、液- 液非均相传质效果,强化反应工艺过程,利用微通道反应器高传质、传热优势以 及金属材质的防腐性能,开发无需放大即可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氯苯连续硝化新工 艺,利用具有增强传质单元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可提高硝化反应本征反应速率, 显著提高氯苯硝化反应速率以及邻、对位一硝化产物的选择性,减少多硝基反应 产物和聚合副产物的形成,同时大大提高微通道反应器的空时反应速率,反应过 程中避免温度与浓度波动,无飞温与过热现象,反应过程安全。与常规硝化反应 设备相比,该工艺方法使原料转化率提高至 97%,产物一硝基氯苯选择性大于 96.5%,邻对位硝基氯苯比值大于 0.6,并且大大缩短硝化反应时间,使反应在 30~120s 内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确保了生产的安全性。 应用概况: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 99 氧氯丙烷的连续合成反应新工艺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常州大学流动化学和过程工程研究团队开发了金属微通道反应器内二氯丙 醇合成环氧氯丙烷的连续流工艺,该工艺将碱液与二氯丙醇预热,两种原料通过 微混合器混合之后进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在微通道内碱液与二氯丙醇反应生成产 物环氧氯丙烷产品,环化产率高,有效的解决了产品分离的难题。与传统塔式皂 化工艺相比,微通道反应工艺装备新颖,不使用水蒸汽,降低了能耗,大大减少 了废水的排放,装备利用率高,过程控制简单,物料无返混,并能进一步提高原 料转化率和产物收率。简化了工艺,减少了投资,而且在环保与安全方面有更佳 的表现。本工艺比传统方法的成本更低,而且更易于放大,可灵活调整产能。 技术优势: 常州大学自主设计开发的具有特征混合结构的金属微通道反应器装备,突破 了传统塔式反应的传热、传质障碍,可使皂化反应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以连续流 方式进行,实现化学反应的高效、安全、连续化生产。微通道反应器技术可显著 提高化学反应的工艺操作稳定性、产品质量稳定性、装备运行效率、工艺放大稳 定性,显著提升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并大幅度降低工艺“三废”的产生。常州大 学IFR金属微通道反应器系统,传热、液-液非均相传质卓越;连续管式皂化反 应,过程连续稳定、能耗低;工艺过程强化,装置运行效率高;工艺条件优化, 副反应少,产物收率高,环氧氯丙烷收率达97.5%以上。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 100 成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合成 1,5- 二硝基萘 和 和 1,8- 二硝基萘新工艺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通过创新性研究将传统反应器的三维属性做 扁平化、二维化处理,设计开发的一种新型微通道反应器(通道直径 5~10mm), 通过若干微型全混流单元的串联设计,实现了反应物料和换热介质之间的高效换 热,解决了连续流完全混合反应器模型和理想推流反应器模型在实际装置运行中 难以克服的混合不均、层流、返混等问题,尤其适用于以硝化、氧化、磺化等液 -液非均相为主体的连续流反应工艺。 技术优势: 课题组以萘为原料,硝酸为硝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进行萘的二硝化 反应合成高选择性的1,5-二硝基萘和1,8-二硝基萘产品,利用微通道反应器技 术开发了萘二硝化新工艺,实现了高效合成和规模化生产的连续化、安全性制造 工艺,解决了二硝基萘产物区域选择性问题,反应工艺过程的可控性大大提升, 反应装置效率显著增强;连续化操作和大幅降低的反应区物料量使过程的危险性 显著降低,单位体积生产装置的产能成倍增加,并大幅降低废水的产生量。具有 工艺路线新颖、安全性高、收率较高、成本低的优点。 应用概况: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 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该技术成果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成 果鉴定1项 101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技术生产己二酸产品 负责人:张跃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506110760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目前,己二酸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环己烷硝酸氧化法和环己烯硝酸氧化 法,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三废。常州 大学流动化学与过程工程研究团队通过若干微型全混流单元的串联设计,开发了 适用于己二酸合成的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模块化技术及反应器系统组装技术,以 环己烯为原料, 钨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液相氧化剂,在具有变径微结构特征 尺寸的金属微通道反应器内进行环己烯液相氧化连续生产己二酸产品,通过精确 控制反应温度与反应停留时间,有效的防止“飞温”现象发生,提高工艺的安全 性;通过氧化深度的精确控制,实现不同产物的控制合成和有效分离,提高产品 选择性,减少三废排放量,提高工艺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该工艺技术与传统 生产工艺技术相比,在强化传热、传质、环保以及安全方面有着可靠的保障,通 过过程强化、精确控温、精确控制停留时间以及减少反应持液量等技术手段提高 反应装置效率,降低工艺过程波动性,提高产物选择性和装置安全性,废酸产生 量削减30%以上。常州大学自主开发的 IFR 金属微通道反应器系统,传热、液- 液非均相传质卓越,连续化连串氧化反应,过程工艺简洁、反应条件温和、生产 装备易自控,免除了硝酸氧化剂原料,腐蚀性低,污染低;工艺条件优化,副反 应少,产物收率高,成功开发了己二酸非硝酸氧化反应合成工艺。 技术优势: 本产品采用的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在工程放大应用中的放大效应小,占地面 积少,节省厂房,可实现化工过程的高效化、微型化和绿色化。环己烯转化率≥ 99.5%,己二酸选择性≥93%。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授权专利2件 102 节能室外涂层/ / 墙体 负责人:汪城 所在单位:石油工程学院 电话:13585314792 E-mail:wangcheng3756@163.com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OVW属于被动式节能技术。通过对室外涂层进行改进,主要实现其对环境状 态的自适应,自主调节(建筑)结构对日照辐射的吸收/反射,继而改变季节得 热量,达到内部空间的夏凉冬暖效果,减少夏季冷却/冬季加热能耗、提高建筑 的热舒适性。此外,涂层还具有较好的绝热保温性能。已进行初步测试,制冷、 供暖负荷降低约15%;室内夏季温度降低约3~5度、冬季温度升高约2~3度。 应用概况: 本技术市场前景良好,产品可广泛适用于兼有冬季热负荷、夏季冷负荷的节 能场合,例如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的外墙/屋顶、化学品/药品/食品容器及储罐、 车辆等。目前,正在申请相关专利,可与建材、石化、涂料等行业的生产、服务 厂家进行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入股等形式的合作。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103 一种基于天然锰铁矿的高效低温脱硝催化剂 负责人:朱宝忠 所在单位:石油工程学院 电话:13401534899 E-mail:bzzhu@cczu.edu.cn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成果采取天然锰铁矿石作为原材料进行相应的改性处理,取得了优良配方 的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窗口为 120-240℃,脱硝效率达到 90%以上,并且具有 一定的抗硫抗水性。该催化剂的特点是:价格低廉,制备简单,来源广泛,性能 优良,对环境友好等,属于一款新型绿色催化剂。 技术优势: 本成果主要针对于针对低温SCR烟气脱硝行业,如焦化厂,玻璃制造厂、各 种炉窑厂、小型锅炉设备等,设备改造简单,投资低,可以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该成果目前已申报发明专利一项,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被SCI 收录 2篇 104 集装箱式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一体化系统 负责人:赵远 所在单位: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电话:15961238081 E-mail:Zhaoyuan@cczu.edu.cn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产品设计的一体化去除氨氮装置是一种新型集装箱式反应器,通过好氧环 境和缺氧环境的多次交替,赋予反应器特殊高效的表面活性剂,实现在同一个反 应器内同时对废水进行高效率去除氨氮。此外通过表面活性剂复配有机物协同促 进氨氮吹脱效能,结合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实现高效、低能耗脱氮目的。 吹脱出来的氨气经催化剂催化还原成氮气,不会引起空气二次污染问题。 技术优势: 设计氨氮处理装 置能处理 100吨/天污水过程中连续式进水和连续式出 水,致力于解决目前传统工艺对运行条件和进水水质的苛刻要求及效率低下、不 易长期稳定的运行缺点,研究开发出成熟的低能耗节约型高氨氮废水处理一体化 集装箱式装置。 应用概况: 本产品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于废水处理厂的 1/5,适用于乡镇生活污水 处理、工业不同工艺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05 水性中厚膜阴极电泳涂料 负责人:朱方 所在单位: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电话:13616113636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项目是一种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冰箱洗衣机等的底涂及五金件的表面 装饰的水性环保型涂料,具有 VOC 含量低,耐腐蚀性能突出,泳透率高,涂膜 厚度分布均匀等特点。 应用概况: 本项目为成熟产品,并且有多项电泳涂料技术,从单组份到双组份,从低端 产品到高端产品,产品齐全,可以直接投入生产及销售。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06 面向不同应用领域,基于模块集成优化、高效节能 油气回收成套技术 负责人:黄维秋 所在单位:石油工程学院 电话:13506127318 E-mail:hwq213@cczu.edu.cn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本团队就将跨学科知识集成应用于科研工作,之 后组建“油气回收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创新团队在国内率先并一直开展以油气回 收为代表的有机废气污染控制及资源化的基础研究及技术开发。本团队相继承担 了国家、江苏省、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解放军总后勤部等近 50 个 纵横向项目,在“有机废气排放律、油品蒸发损耗、油气污染控制与资源回收” 等方面,对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冷凝法等油气回收技术进行深入、系统 的基础研究及技术开发,取得了丰富的工作积累及系列的创新成果,有多个研究 成果多次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概况: 本项目为成熟产品,并且有多项电泳涂料技术,从单组份到双组份,从低端 产品到高端产品,产品齐全,可以直接投入生产及销售。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团队相继获得国家环保部等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次、三等奖 4 次,油 气回收技术并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出版了本领域国内首 部学术著作《油气回收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申请专利 60 项(授权发明专利 18 项、实用新型专利 6 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4 项;获首届全国高 校自制教学仪器设备成果奖1次。 107 过程装备流场数值模拟 负责人:付双成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5295086176 E-mail:fushch711@163.com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过程工业中的三传一反过程是在过程装备内部完成的,因此过程装备内部流 体的流场特征决定了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及反应的效果。 技术优势: 本课题组利用 FLUENT 软件模拟过程装备内部流场,在旋流分离、搅拌混 合、固定床反应器、噪声模拟等过程中都有研究和应用,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的资助,申请了多个专利。该技术可以展现过程装备内部流场特征,为装备 结构优化和节能改 造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还可以减小实验成本和缩短研发周 期。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申请了多个专利。 108 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和参数调整技术 负责人:何岩峰 所在单位:石油工程学院 电话:13401618456 E-mail:heyanfeng@cczu.edu.cn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已进入了中、高含水期的开采阶段,许多油井由原来 的自喷式油井转为机械采油井,甚至有些油井一开始产油时就为机采井。因此, 针对有杆泵抽油系统展开相关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对于以胜利油田为代表 的中石化部分油田来说,稠油所占比例较高,且开发过程中常采用聚合物驱等提 高采收率手段,导致井下流体条件复杂,井液粘度通常较高,对有杆抽油系统优 化设计和参数调整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此问题,常州大学创造性的针对高粘液 体条件下的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和参数调整技术展开研究,经过近十年的探 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主要针对稠油或聚合物驱开发时井液粘度较高、 抽油杆承受应力条件复杂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和参数调整 技术体系。 技术优势: (1)应力模拟结果准确:借助自主研发的实验设备,可突破性的实现高粘液体 条件下的抽油杆应力条件测试,测试条件更加接近现场实际,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2)抽油杆设计准确高效:借助自主开发的优化设计软件,可在充分考虑抽油 杆实际工况的基础上,快速准确的获得抽油杆合理参数。 (3)现场实践效果好:所设计的抽油杆在油田现场得到广泛应用,断杆率降低 70%以上,节约成本数百万元。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授权发明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 3 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 篇,搭建实验装置5台,开发设计软件3套。 109 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和参数调整技术 负责人:马建锋 所在单位: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电话:13775020169 E-mail:jma@zju.edu.cn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海绵城市的作用功能分别是用于收集雨水的“收水措施”,用于含蓄、储存、 过滤雨水的“蓄水措施”,及如何有效利用雨水的“用水 措施”。该装置充分 利用吸水材料来蓄水,将小雨雨水水保存于浅表地层,水份可以被种植的植物吸 收利用,既减轻泄洪负担,又能在缺水期充分利用雨水。遇上中雨或大雨,则可 以将水收集并净化,在雨停数日后,自动回用,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控制。投 资少,收益大。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10 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和参数调整技术 负责人:李恩田 所在单位:石油工程学院 电话:13813658415 E-mail:Let@cczu.edu.cn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中试 成果简介: 膜吸收与膜蒸馏集成天然气脱硫工艺由常州大学首先提出,并且进行了长达 14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膜吸收与膜蒸馏集成天然气脱硫工艺,主要利 用膜吸收器系统实现天然气脱硫,利用真空膜蒸馏富液再生系统实现脱硫液的再 生。 技术优势: 与传统脱硫工艺相比,本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投资运行费用低:比吸附法节约投资费 39.8%,节约运行费 51.0%; 比吸收法节约投资费53.4%;节约运行74.5%。 (2)不造成二次污染:脱硫液可实现低成本再生,循环利用; (3)脱硫率及脱硫液再生率高:脱硫率可达 97%,脱硫液再生率高于 85%。 (4)设备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膜组件可以提供很高的传质比表面积(是 吸收塔的30-50倍)。 应用概况: 目前,该成果已处于中试阶段。希望与相关设计院、研究院、设备生产厂家 和油气田天然气处理厂。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111 水驱油藏矢量化生产优化技术 负责人:王相 所在单位:石油工程学院 电话:18362240071 E-mail:xiangwangdr@126.com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针对目前油气田开发中井网及注采方案设计依赖工程师经验,费时费力且效 果不理想的问题,综合考虑储层非均质性和开采的不均匀性,基于矢量化开发和 均衡水驱的理念,建立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水驱油藏矢量化生产优化方法。 该方法将各类生产优化问题通过数学描述转换为最优化问题,并利用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MCS-CMA-ES优化算法进行高效求解,实现各类油藏生产问题的快速、 准确的智能化高效决策。目前方法可用于新 井井位、井轨迹、井网加密、抽稀、 转注等井网调整方案的定量优化设计,以及各井注采液量/井底压力等注采参数 的实时、动态优化设计。 技术优势: 该项技术在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个区块开发调整方案设计中应用并取得 良好的应用效果。胜利某油田实践效果显示,相比传统的基于人工设计的方案, 该技术设计得到的矢量化生产方案15年累产油可提高20%以上。该项技术可用 于各类水驱油藏的开发调整方案的优化设计,为油田高效生产提供支持。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目前该成果已经编制软件 1 套并获得软件著作权,申请发明专利多项,发表国 内外论文多篇。 112 抽油机变频储能技术应用 负责人:王小兵 所在单位:石油工程学院 电话:15895066538 E-mail:wangxb@cczu.edu.cn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地面采油系统耗电设备主要为抽油机,在抽油机带动油杆上、下往复运动过 程中,电动机会进入重负荷—轻负荷—空载—发电—空载—轻负荷—重负荷的循 环状态。当抽油杆上升时,由于电动机需要克服液柱负载、油杆负载、摩擦阻力 等而处于重载荷运行状态;当抽油杆下降时,由于电动机需要克服较小的负载而 处于轻负载或空载状态。由于抽油杆、光杆、液柱是有一定重量的,再加上油管、 油杆的形变,导致抽油机启动的瞬间,需要克服较大的启动负荷;当抽油机正常 运行后,需要的功率又大幅减少,由于液面深度是动态变化的,抽油载荷也随之 发生变化,平衡配重载荷和抽油载荷工作的变化规律一致是不可能的,地面采油 系统中的抽油机就会出现欠平衡或过平衡现象,而电动机提供的功率是额定的, 因此就出现了电动机“大马拉小车”、电动机空载等现象,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 即电机的额定功率远大于抽油机所需要的功率,导致能源白白的浪费。当油层供 液不足时,采用变频调速技术,降低上下行频率,降低电机转速,减少耗电量; 当油层供液能力较强时,提高上下行频率,提高电机转速,增加产油量,提高生 产效率。 技术优势: 为了提高系统效率,最大程度的提高油井的生产能力,使采油速度能够与油 井的供液能力相匹配,可以通过使用变频器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随着现代电力 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低压变频器的价格也有所下降。智能变 频储能技术除了同时具有以上几个优势,其还利用超大容量电容并联在变频器母 线上,回收由于平衡块平衡度不好,电机负发电的能量,并作用于对应的另外半 个周期中驱动电机,可大幅度降低耗电量,且实现抽油机驱动电机的软启动,对 电网无冲击、无污染,电动机功率因数可由 0.25~0.50 提高到0.90以上,从 而减轻了电网及变压器的负担,降低了线损,控制了采油成本。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13 止血芳酸残渣的资源化利用 负责人:吴卫忠 所在单位:常州大学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 电话:13861286526 E-mail:wuweizhong@cczu.edu.cn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我国生产止血芳酸的企业主要有:常州寅盛药业有限公司、湖南洞庭药业有 限公司、常州市远华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市阳光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多是采用 以对甲基苯甲酸为原料,在溶剂中氯化,得到对氯甲基苯甲酸,然后和氨水反应, 得到对氨甲基苯甲酸,通过精制得到最终产品止血芳酸。在氯化过程中,为了控 制杂质的生成,对甲基苯甲酸的氯化转化率一般控制在 60-65%,这样就会产生 大量的固体废料。以常州寅盛药业有限公司为例,企业 2014 年生产止血芳酸 400吨,产生这种固体废料约 300 吨(折干计)。目前多是以固废的形式处理, 处理费用是每吨 7000 元,全年约 210 万元。全国生产止血芳酸的厂家全年的 固废约 1125 吨,处理费用约 780 万元。通过对固废的全面分析,其中的组成 是:对氨甲基苯甲酸 5%;对醛基苯甲酸 13%;对甲基苯甲酸 35%;4,4,-二羧 基二苄胺 28%;4,4, -三羧基三苄胺 3%;N-(对氨甲基苯甲酰)-氨甲基苯甲 酸 11%;其他 5%。将残渣中的对醛基苯甲酸回收率不低于 90%;采取方法将二 聚物、三聚物转化成对甲基苯甲酸、对氨甲基苯甲酸,回收率不低于 80%;得到 的产品符合工业品的质量标准;本技术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固废的处理成本,同时 也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14 于 基于 MVR 的 热泵技术的 DMF/DMAC 节能回收系统 负责人:杨德明 所在单位:石油化工学院 电话:13806112658 E-mail:dmy216@163.com 所属领域:能源环保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从 DMF/DMAC 废水中回收 DMF/DMAC,目前通常采用的节能方法是多效精馏 工艺,但能耗还是偏高,而且分解严重,影响了产品收率和环境。采用 MVR 热 泵精馏技术,一方面可以大幅度节能,另一方面降低了操作温度,减少了分解, 在提高产品收率的同时,有效的解决了环保问题。该技术已经在多套工业装置上 得到了应用,技术可靠,装置运行稳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凡 是副产DMF/DMAC废水的企业(如皮革行业、制膜行业等)均可采用本技术。如 250吨/天规模的废水处理装置,预期产生的年经济效益约650万左右。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15 土壤参数自动测试装置及高端智能盆栽系统 负责人:郇战 所在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584321589 E-mail:hzh@cczu.edu.cn 所属领域:电子信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在土壤湿度快速低成本检测方面的基础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在实验室研究的 土壤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已经达到 3-4%,在国内外属于较高水平,基本成本 在 15 元以下,计算模具等其它成本、人力成本和合理利润的情况下售价在 50 元之下。在此基础上开发较低成本,较高精度的适合农田、花盆等土壤墒情检测 的传感器设备具有切实可行性。 技术优势: 本成果具有向智能农业方面应用转化的较大潜力,有望在土壤湿度传感器的 其它性能指标基本不降低的情况下实现超低成本制造。美国DecagonDevices 公司的EC-3型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精度为3%,售价1500元,国产的土壤湿度 传感器检测精度在5%-20%之间,售价在280元至500元不等。若全国以年销售 100 万只土壤湿度传感器计算,本成果产品较国内其它产品可节约2.3-4.5 亿元, 较EC-3型土壤湿度传感器节约14.5亿元。而制造和销售 100 万只土壤湿度传感 器的毛利润以50%计算,大约2500万元。因此,具有较好的利润空间。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本成果申请发明专利5件,其中授权2 件,发表论文 6 篇,其中 SCI 检索 4 篇。 116 一种射频矢量信号合成的方法 负责人:陈树越 所在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861220128 E-mail:csyue2000@163.com 所属领域:电子信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射频矢量信号合成的方 法。矢量信号合成是信号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系统和 现代化的电子设备中。尤其在仪器仪表和电子测量领域对矢量信号合成器的频率 范围、精度、稳定性等参数要求特别高。因此矢量信号合成的方法成为某些测量 仪器研发的重点研究对象。一种射频矢量信号合成的方法包括:射频信号源模块、 输入直流电平、电平调理模块、中央调节模块、吉尔伯特乘法器模块、正交矢量 合成模块、负反馈模块和输出放大模块。 技术优势: 本发明有与传统的矢量合成方法相比,合成的矢量信号的频率高、精度高、 相位跟踪性好。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117 一种发射极耦合正弦积分鉴相器及检测方法 负责人:陈树越 所在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861220128 E-mail:csyue2000@163.com 所属领域:电子信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射极耦合正弦积分鉴相器,包括发射极耦合电平控制电 路、互锁开关控制电路、积分电路、积分时间控制信号源和线圈耦合电路;发射 极耦合电平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积分时间控制源的信号输出端相连,信号输 出端与互锁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相连;互锁开关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接 线圈耦合电路的输出端,互锁开关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与积分电 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积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为鉴相结果输出端;线圈耦合电路 中包括耦合变压器,耦合变压器的初级接被检测信号。还涉及本发明的发射极耦 合正弦积分鉴相器的相位检测方法。 技术优势: 本发明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对频率较高的信号也能保持较高的精确度。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118 测量构件内部温度置入式 X X 射线成像方法与设备 负责人:陈树越 所在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861220128 E-mail:csyue2000@163.com 所属领域:电子信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构件内部温度的X射线成像设备,依次包括 X 射线管、具 有通孔的铅板、置入在构件内部的弯曲型水银感温元件、轻型耐高温隔热层、将 X射线转化成可见光的成像屏、采集成像屏上图像信息的相机、对相机采集的图 像信息进行传输的图像传输单元以及处理与显示单元,所述的铅板和成像探测器 之间放置被测构件,弯曲型水银感温器件的投影落在成像屏的显示范围内。 技术优势: 本发明利用X射线成像原理,通过图像处理读取水银柱的长度,以此来准确、 可靠地测量构件内部的温度,实现了非接触式的测量。弯曲型水银感温元件占位 小,对构件内部的空间要求较低。测量温度的同时还可以对物体的内部工作状态 进行检测,如是否有损坏、断线等,同时不受强电磁场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119 一种无线传感光电式油水排放自动分离装置 负责人:陈树越 所在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861220128 E-mail:csyue2000@163.com 所属领域:电子信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光电式油水排放自动分离装置,包括用于油水排放 的分离阀门、至少一组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运算模块和阀门开关控制器;分离 阀门安装在储油罐或其他油水排放装置的出口,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分离阀门的入 口端,光电传感器包括红外光源和接收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的光电检测器件, 光电检测器件将输出信号传到信号处理运算模块,信号处理运算模块将信号处理 运算后发送控制命令到阀门,阀门可根据设定的阀值自动开关,无线模块根据阀 门的打开和闭合的时间实现对储油量的监控,采用此自动分离装置具有装置结构 简单、准确度高、成本低的优点。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120 基于云平台的监管信息化体系开发与推广应用 负责人:朱轮 所在单位:阿里云大数据学院 电话:13961157353 E-mail:13961157353@139.com 所属领域:电子信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运用redis缓存、Jit 网状关系图形、WebGIS 地理信息等先进技术,设计开 发了覆盖省、市、区、镇、村多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体系。将可视化 图形技术运用于农产品数字化生产管理,界面直观,操作简便;将“网站、短信、 触摸屏、语音电话、二维码“五大手段运用于农产品质量追溯查询,满足消费者 多元化的农产品追溯需求;将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于农产品监管平台,实 现了监管数据的实时化、动态化、图形化、地图化;将移动智能终端运用与农产 品监管,实现了移动在线的投入品监管、“三品一标”管理、现场采样、快速检 测、数据上传、业务学习、信息交换等,保证了监管工作准确、实时、高效,促 进了监管队伍素质、能力的提高。通过体系的应用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 平,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技术优势: 项目所采用的技术都是目前主流的、成熟的信息化技术,整个体系实现了对 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生产管理、产品追溯、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形成了一套良好的工作机制,并在常州、无锡、苏州等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 监管平台已作为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直接在全省推广使用。项 目的总体技术是成熟的、可靠的。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著作权3项、地方标准4 项、专利 7 项 121 基于概率位置模型的空间位置误差影响消除方法 负责人:顾建宇 所在单位:信息数理学院 电话:15210806098 E-mail:gujiany05@126.com 所属领域:电子信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位置模型的空间位置误差影响消除方 法,该模 型有效地利用前人关于几何配准误差强度和方向的规律性信息加强距离衰减函 数,选择性地分配中心象元以及周围象元的权重,以此消除多尺度遥感影像中的 空间位置误差的影响。 技术优势: 本技术经过模拟和真实影像实验,达到以下指标: (1)应用基于概率位置模型的空间位置误差消除方法之后,半个象元的配 准标准能使以象元为评估单元的软分类精度评价中的 OA-error 和 kappa-error 均在10%以下; (2)以现有的土地覆盖数据库达到的配准精度来看,基 于 概 率 位 置 模 型的空间 位 置 误 差 消 除 方 法 能 使 OA-error 和 kappa-error 在两级 分类体系下均小于 10%,但只能使 GLC 2000 和 GlobCover 2009 的 OA-error 和kappa-error 小于 5%。 (3)基于概率位置模型的空间位置误差消除方法相比传统的 spatial aggregation 模型在亚象元级和象元级空间位置误差的情况下表现稳定; (4)基于概率位置模型的空间位置误差消除方法在景观破碎区域能使 OA-error 和 kappa-error 在 10%以下。 应用概况: 预期合作企业为以卫星遥感数据、航空遥感数据的为数据源的专题产品服务 企业,例如服务于智慧城市公共地图服务型企业。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22 冶金工业钢包精炼炉系统先进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负责人:潘赛虎 所在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8651992833 E-mail:pansaihu@cczu.edu.cn 所属领域:电子信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成果为先进控制在钢包精炼炉电极控制中的应用。钢包精炼炉先进控制系 统包括钢包精炼炉电极对象、数据采集通道、神经网络 PFC-PID 控制器、电极 调节装置,上位机,如图 1 所示。数据采集通道主要实现信号的采集和转换, 采集的信号包括变压器一次侧电压、电流信号,二次侧电压、电流信号;神经网 络 PFC-PID 控制器根据采集和计算的信号,利用控制模型计算出电电极调节器 的输入信号输出给电极调节装置;电极调节装置实现信号的转换,控制执行机构 实现电极的升降。控制系统采用“恒阻抗”策略,实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控 制(PFD)与传统 PID 控制相结合的钢包精炼炉电极控制系统。此外开发了精炼 炉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信号的检测系统。基于“恒阻抗”策略的钢包精炼炉先进控 制系统在某特钢公司成功应用。精炼炉温升速度平均 5.5℃/min、电极消耗小于 8g/t,整个冶炼过程中冶炼时间在 26 分钟以内,通电时间约 13-18 分钟,温 升范围 1520°-1575°,吨钢电耗控制在 45 kWh/t,比原系统下降 10%。预计 全年可生产 200 万吨优钢,可为工厂经济效益的增长作出很大贡献,预计年经 济效益预计可达到 650 万元以上。控制系统基本上克服了超调,并且几乎不需 要人工干预控制过程,不仅大大减少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而且使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该成果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4件,发表软件著作权 1 件,发表核心论文 1 篇。 123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防伪与追溯技术 负责人:叶施仁 所在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13912337822 所属领域:电子信息 、现代农业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技术帮助企业为每一个产品建立唯一的、独特的、不可伪造的特殊二维码, 这些海量二维码对应的产品信息利用区块链技术可靠地、分布地存储在云上。消 费者只需要用手机扫码即可确认产品的真实性和质量信息,生产厂家可以利用这 些编码信息进行产品追踪和销售渠道管理。每个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 信息由不同的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写入并共享在云端,能够显著地提高上下游供 应链的信息交互的效率与质量。 技术优势: 生产企业可以 从具体的技术中解放出来,不需要考虑这些编码及信息是怎 样存储的,需要做哪些维护,只需要添置一些打码设备在包装出厂前赋码即能达 到防伪和追溯的目的。和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能显著降低企业在溯源防伪项目 上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辨识度和品牌价值,杜绝被伪劣产 品仿冒的风险,在食品、药品、农产品和其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上具有 重要的应用前景。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24 企业电能服务平台 负责人:石林 所在单位:信息数理学院 电话:13813655639 E-mail:sljpu@163.com 所属领域:电子信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节能降耗是企业降低成本的利器,也是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的必然选择。节 能可分为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两个领域,技术节能,例如,节能灯、变频器、热 泵等技术及设备类措施可以归属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则是通过加强能源管理、建 立高效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能耗基准线发现和寻找能源低效的领域,进行能源 绩效考核。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能帮助企业节约 5~ 25%能耗消耗。本课题主要是通过管理节能实现企业电能管理及节能诊断分析, 旨在基于“智能客户端”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和微云技术,构建一种新型的 用户侧电能管理系统,规范和加强能源管理,从粗放式的能源管理模式转变为科 学的能源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精确把握企业电能使用情况,为企业开展节能降 耗、节能诊断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25 太阳穴手动按摩装置 负责人:祝海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584349948 E-mail:zhl2008@cczu.edu.cn 所属领域:保健器材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鬓角处的太阳穴,是连接眼睛经络的一个重要穴位。用拇指的指肚分别按压 太阳穴,可以缓解长时间脑力劳动的紧张感,带来舒适、放松的休憩氛围,还可 以改善眼睛疲劳导致的头痛、肩酸等症状,甚至能防止眼花、去眼袋。现在市面 上已有的太阳穴按摩器,大都通过捶打、拍打太阳穴的方式,或者应用高频振动、 电磁振动产生对太阳穴的按摩力。长时间的击打、高频振动按摩会使太阳穴周围 的肌肉疲劳、麻木,还可能造成头昏脑胀。有的太阳穴按摩器虽然带有磁疗、热 敷等功能,但是结构复杂、价格高。项目简介:能够模拟人的手指按摩太阳穴, 构造简单、轻便、造价低、无需外加能源,属于一种按摩健身器械。本装置不仅 适于健康人使用,也有助于头晕、头痛、神经痛、失眠、眼干、眼胀、视物不清 等患者的病情缓解和功能恢复。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该按摩装置已经拿到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126 双向旋滚式腹部按摩器 负责人:祝海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584349948 E-mail:zhl2008@cczu.edu.cn 所属领域:保健器材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背景知识: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腹部按摩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 流量,改善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活跃, 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可以防止和消除便秘,还可使动脉硬化、 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患者得到良性刺激,对肺心病、冠心病及胃炎等均有一定的 理疗作用,而且能减少腹部脂肪堆积,达到腹部减肥及保持形体美的目的。项目 简介:能够模仿人手动作,顺时针、逆时针循环旋滚按摩腹部,可以起到促进胃 肠蠕动、助消化、降脂减肥等作用。不仅有助于肠胃病等患者的辅助治疗,还可 以让健康人体验腹部按摩的保健效果;它可以在病房里使用,也适宜家用。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该按摩装置已经拿到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127 医院护理托盘安放架 负责人:祝海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584349948 E-mail:zhl2008@cczu.edu.cn 所属领域:保健器材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项目背景:护理托盘是器械、药物等传递的平台,护士需要经常拿着托盘出 入病房,对病人实施护理。一般的做法是,将托盘放在病床边的板凳或椅子上, 但是护士需不时扭头转身拿取物件,一天下来护士感觉很累;有时因为地面不平 或板凳四条腿长短不一,凳子表面不平整或晃动,托盘会滑落掉地。实习生或新 护士为贪图方便,就把托盘放于病床上,病人翻身或蹬腿踢翻托盘的现象时有发 生,造成医患关系紧张。项目简介:我们设计的护理托盘安放架结构简单、使用 轻巧、灵便,不影响病床的使用,可以减轻护士的操作疲劳,避免了托盘掀翻、 滑落掉地、打碎物品的现象。 应用概况: 经绍兴第二医院临床实践表明:其取放自如、实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28 安瓿切割装置 负责人:祝海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584349948 E-mail:zhl2008@cczu.edu.cn 所属领域:医疗器械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研究背景:静脉输液前开启大量的玻璃安瓿配药是护士每天最繁 重的一项 劳动。开启安瓿的常规做法是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刻划出痕 迹、用力掰断。该方 法费时费力、护士劳动强度大;砂轮体积小易丢 失;砂轮每次的划痕弧长短, 需要反复刻划安瓿,易造成手指疲劳, 甚至伤及手指。项目简介:我们设计的 安瓿切割装置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砂 轮片不会划破手指)、省时省力等 优点,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该切割装置已经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29 胃内食糜抽吸装置 负责人:祝海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584349948 E-mail:zhl2008@cczu.edu.cn 所属领域:医疗器械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研究背景:在胃镜检查时,为了看清楚消化道、胃等部位的粘膜 表面、组 织状况,需要先抽出胃内残留物,以保证被检查部位没有 食物、血块残存,避 免出现诊断错误。项目简介:现有负压引流器(目前常用一次性弹簧式负压引流 器) 存在负压不足、引流管易堵塞等缺点,根据临床需求,我们设计了一 种新 型负压引流装置,其具有不易堵塞、引流顺畅、体液不会倒流、 使用方便、抽 液效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现有引流器械的升级换代产品,其医疗用途较广。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该装置已经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30 赏罚分明的道路减速带 负责人:祝海林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584349948 E-mail:zhl2008@cczu.edu.cn 所属领域:医疗器械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技术特点:车辆通过现在道路上的减速带时,不管车速快慢,都会产生令人 不爽的剧烈颠簸。新型减速带可以让已经减速的车辆平缓驶过,无跳车现象;对 于不肯减速的车辆,震动与颠簸较大,强迫司机 提前降低车速,体现了对不同 车速的赏罚分明 应用概况: 本技术可替代目前的道路减速带,市场前景广阔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31 原油管式加热炉对流室炉管腐蚀状况的声发射检测 负责人:裴峻峰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851085769 E-mail:Pei0264@yeah.net 所属领域:其他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对流室炉管作为原油管式加热炉的重要部件,在运行过程中直接接触火焰, 承受高温高压及各种介质腐蚀,且所运输的原油又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一旦炉 管失效会造成严重的恶性事故,延长对流室炉管使用周期、节省检修费用、提高 炉管的使用效率一直是石油化工设备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因此对于对流室炉管的 腐蚀程度检测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增大受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对流室炉管上 焊接了大量钉头,加大了常规检测的难度,而且对流室炉管大部分位于炉膛内部, 又被腐蚀层掩盖,检测死区多,所以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实现对流室炉管腐蚀程 度的检测。目前对于原油管式加热炉对流段炉管检测主要依赖工作人员经验判 断,缺乏检测与试验依据,亟待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声发射作为一种无损检测 技术,能够突破对流室炉管所处复杂环境的限制,并且在一次试验过程中,声发 射检验能够整体探测和评价整个结构中活性缺陷的状态,可以实现对炉管腐蚀状 况的整体检测和评价。 技术优势: 成果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腐蚀程度炉管的声发射检测及后续数据分析,探讨了 声发射检测技术应用于对流室炉管检测及安全性评价的可行性和方法,为声发射 检测技术应用于原油管式加热炉对流室炉管腐蚀程度的评价进行了探索和实验 研究,为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验基础。 应用概况: 已在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进行了项目研究工作,通过大量对流室炉管模拟 实验,研究了对流室炉管声发射检测过程中声发射信号幅度分布情况并进行了幅 度、能量和撞击数等参数相关分析,得出在相同测试环境下对流室炉管声发射信 号撞击数、能量等参数数据量整体上随对流室炉管腐蚀程度增大而相应增大的结 论,为对流室炉管的腐蚀程度检测提供了实验依据,证明了将声发射检测技术用 于原油管式加热炉对流室炉管完整性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32 石化装置设备可靠性评估(RCM )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 负责人:裴峻峰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851085769 E-mail:Pei0264@yeah.net 所属领域:其他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按照以最少 的资源消耗保持装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应用逻辑决断的方法确定装备 预防性维修要求的过程或方法。RCM 于上世纪 60 年代末起源于美国航空界。其 目的是制定 8-747 飞机的预防性维修程序,确保其安全性;进入 80 年代,美 国电力研究所(EPRI)把 RCM 概念用语指定为核电厂维修程序;到了 90 年代在 核电厂得到了广泛应用,随后日本、加拿大、法国等也在其核电厂相继引入了 RCM 程序。此后不久,美国和日本逐渐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行业引入了 RCM 的概 念,用在其运转设备的维修方面。它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用以确定设备维修需求、 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RCM 可以定义为:以最少资源消耗为原则保 持设备的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应用逻辑决断的方法确定设备维修要求的过程和 方法。RCM 的基本思路为:对系统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系统内部可能发生 的故障、引起故障的原因以及故障可能导致的后果;用规范化的逻辑决断方法, 确定出各故障的预防性对策;通过对现场故障进行数据统计、专家评估、定量化 建模等手段,在保证设备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停机维修损失最小为目标, 对系统进行优化的一种维修策略。 技术优势: (1)提高装置的可靠性,确保长周期运行,避免出现安全与环境事故;避 免非计划性停车影响生产;避免设备的破坏。 (2)解决传统维修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经验和保守的考虑;经济性、安 全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失效风险有机地结合考虑不足;有限的维修资源使用不尽合 理,维护行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从计划性维修到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为采用 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CMMS)打下基础;为决策提供依据。 应用概况: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33 油田地面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负责人:裴峻峰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851085769 E-mail:Pei0264@yeah.net 所属领域:其他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根据采油厂提出的要求及各油田地面工程现状,进行系统数据库软件开发, 满足各功能要求。 (1)站外各井站场(计量间、配水间,增压泵房)、油气集输系统、注水 系统、电力系统等数据的管理; (2)各集输站区的来气来液处理及集油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供热系统、 外输系统、注水系统、供配电系统、消防系统等工艺流程、设备、仪器仪表等数 据的管理。 (3) 数据展示模块包括:数据库建立在电子地图基础上,具有全图智能搜 索定位、智能导航、属性查看功能。 (4)系统预留管网实时监测系统数据接口。 技术优势: 基于油田地面工程系统涉及的数据具有量大、类型多等特点,实现本数据管 理系统的技术关键在于: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确定不同类型数据的存取方式; 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等。 应用概况: 油田地面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可为数字化油田的建设,为油田的科学管 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为避免重复投资、盲目布局提供坚实基础;可为合理布局 节约油田建设费用提供依据,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34 油气井口装置抗应力腐蚀与冲刷性能研究 负责人:裴峻峰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13851085769 E-mail:Pei0264@yeah.net 所属领域:其他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目前,针对单一流体力学影响因素在流场中的研究较成熟,而综合多种影响 因素在流场中的研究及有关井口装置中流体流动规律研究较少,针对双管热采井 口装置受冲蚀磨损而进行的流场仿真模拟及应力分析研究则更少。表面处理技术 应用广泛,高频淬火是利用高频电流快速加热工件表面并实施迅速淬火的金属热 处理工艺,可以获得高强度、良好耐磨损性及高韧性的综合性能。利用超音速火 焰喷涂 HVOF 系统制备的 WC-12Co 涂层具有良好的喷涂性和耐磨性,而 Co 黏 结相的存在使涂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WC-12Co 涂层具有极高的耐磨抗冲蚀 性能和优异的断裂韧性。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见到关于高频淬火及 WC-12Co 涂层处理技术对井口所用合金结构钢抗硫化物应力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报道。研 究工作已取得以下成果: (1)通过一系列的模拟仿真计算分析,探讨了流固耦合模型应用于双管热 采井口装置抗冲刷磨损性能研究的可行性,得出了影响冲刷磨损的因素主次顺 序,从结构优化与材料优化方面分析得出最佳结构与工艺参数,为井口装置抗冲 刷磨损性能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分析基础。 (2)通过一系列试验测试与分析,得出不同处理方式对其在含饱和 H2S 的 NACE溶液中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并对其断口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断裂 机理、裂纹形貌和腐蚀产物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建立对油气井口用合金结构钢 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有效防护技术提供试验基础,证明了表面处理技术在提高 井口材料抗应力腐蚀性能方面的优异性。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135 中药靶向纳米分子活性制备及功能化妆品生产技术 负责人:徐德锋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861145708 E-mail:markxu@cczu.edu.cn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本技术为中药靶向纳米活性分子及生物功能活性制备,重点针对青春痘、黄 褐斑等损容性皮肤疾病中的关键靶点,从丹参、旱莲、干姜提取物中开发出以 AR、 III型5a还原酶、皮肤修复基因为主的活性分子,有杀菌、分解体内多余雄性 激素、修复皮肤的功效,对青春痘、痘印和黄褐斑能实现标本兼治。该技术已完 成工艺优化,活性成分制备工艺稳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优势: 不含任何有害化学成分,过敏率低于0.5%,标本兼治、彻底根治。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授权专利6项 136 蟛蜞菊内酯化学全合成制备技术和天然产物生产技术 负责人:徐德锋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861145708 E-mail:markxu@cczu.edu.cn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蟛蜞菊内酯为墨旱莲天提取物,有保肝、保肝作用,抑制半胱天冬酶-11, 调节促炎症反应细胞因子 IL-1β化脓和病态凋亡的关键。机理研究表明,半胱 天冬酶-11是通过减少NF-κ介导转录。 技术优势: 技术1、全合成专利制备技术:一采用化学全合成方法制备,本发明技术具 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特点,生产成本为天然提取 方法的十分之一。 技术2、中药墨旱莲中提取纯化蟛蜞菊内酯类单体化合物专利技术,采多级 逆流萃取提取,提取液过滤后减压浓缩得蟛蜞菊内酯粗品;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 化,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分别减压浓缩后分别得蟛蜞菊内酯和去甲蟛蜞菊内 酯。各单体化合物纯度达 95%以上,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适于批量生 产。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授权专利2项 137 抗前列腺药恩杂鲁胺(MDV3100 )新技术 及制剂制备技术 负责人:徐德锋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861145708 E-mail:markxu@cczu.edu.cn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技术优势: 技术1、恩杂鲁胺制备技术,该技术为清洁工艺生产技术,工艺操作简便, 适合大量生产。本发明优点如下:Pd/C 催化加氢,收率高 98%,产品纯度好 98% 以上;废水量少,催化剂和有机溶剂均可回收使。 技术2、恩杂鲁胺专利精制技术,解决了恩杂鲁胺的纯化。 技术3、恩杂鲁胺的新制剂技术,提高生物利用率。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授权专利3项 138 产 连续化生产 1 万吨/年 年 2,4- D除草剂专利生产技术 负责人:徐德锋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861145708 E-mail:markxu@cczu.edu.cn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2,4-二氯苯氧乙酸,也称 2,4-滴或 2,4-D。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纯 的2,4-D 为白色无臭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按植物种类的不同施 用不同的剂量,可 以促进插条生根,果实早熟,防止落花落果等作用。但是如 果剂量 使用不当,也会使植物受到严重伤害。本专利技以苯酚和氯气为原料, 通过微通道反应器进行连续氯化反应制备2,4-二氯苯酚,再采用串连缩合反应 釜进行缩合反应制得 2, 4-二氯苯氧乙酸钠盐,再采用串连酸化反应釜进行连 续酸化反应制备 2,4-二氯苯氧乙酸;三步反应均实现连续化操作,该工艺流程 高效, 环保,可持续,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的排 放等 特点,实现安全连续化工业生产。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授权专利1项 139 绿色除草剂嘧啶肟草醚专利生产技术 负责人:徐德锋 所在单位: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13861145708 E-mail:markxu@cczu.edu.cn 所属领域:生物技术及医药 成果类型:专利技术 项目状态:小试 成果简介: 嘧啶肟草醚为绿色高效广谱性除草剂,对水稻移栽田、直播田的稗草、一年 生莎草及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可以防除稗草、野慈姑、雨久花、谷精草、 母草、狼把草、萤蔺、日本藨草、眼子菜、四叶萍、鸭舌草、节节菜、泽泻、牛 毛毡、异型莎草、水莎草、千金子等。 技术优势: 技术难题:甲基化(剧毒硫酸二甲酯),氯化(三氯氧磷),产生大量含有 强烈噁臭性气味废水,合成步骤长、收率低、污染大。我们从反应源头控制污染 源,解决合成技术中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恶臭性气味排放和产生大量废水, 获重大突破实现产业化,该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双草醚和二苯甲酮肟原 料,在高效酰化催化剂和缩合剂作用下进行脱水反应进行安全广谱性嘧啶水杨酸 类嘧啶肟草醚除草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工艺收率高(90.4%以上),该技术为 绿色清洁生产工艺技术,适于大量制备安全高效广谱嘧啶水杨酸类嘧啶肟草醚除 草剂。 合作形式: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入股 □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 □ 面谈 成果评价或获奖情况: 已授权专利2项 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