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山东省关于促进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字体: 】 【2009-10-08】  【阅读:次】  【关 闭

山东省关于促进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简介: 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2011年)省经贸委  铁路运输装备产业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机械、冶金、电力、电子、化工、材料、信息等领域,产业链条长,涉及行业范围广。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速度 ...
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9-2011年)
省经贸委


  铁路运输装备产业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机械、冶金、电力、电子、化工、材料、信息等领域,产业链条长,涉及行业范围广。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速度的加快,铁路运输装备产业的规模和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加大了铁路建设投资力度,为铁路运输装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为满足我国铁路运输业快速发展需要,促进我省铁路运输装备产业快速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现状。据调查统计,2008年,我省共有铁路运输装备及其配套产业企业25家,其中,高速动车组、城轨车辆、铁路客车、铁路货车生产企业3家,配件企业22家,产品涉及高速动车组、城轨车辆、铁路客车、铁路货车及铁路和地铁配件等40多个品种。从业人员2.8万多人,总资产348亿元,固定资产净值159亿元。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龙头企业竞争实力雄厚。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速列车研发制造基地,铁路高档客车的主导设计制造企业,国内地铁轻轨车辆的定点生产厂家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重要出口基地,其生产的“和谐号”CRH2型动车组获得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制的青藏铁路高原客车获得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开发制造了15个系列货车新产品,其自主研发设计的低重心罐车和活动棚棚车顺利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已形成年产高速货车动车组60列,城轨地铁车辆350辆,高档客车300辆,敞、罐、平等各型货车7000辆的生产能力。2008年,生产高速货车动车组312辆、城轨车辆218辆、铁路客车486辆、铁路货车4214辆。

 

  2.产品水平较高。据统计的40种产品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有14种,国内领先水平的15种,国际先进水平的6种,国际领先水平的1种。省级名牌产品8个、国家级名牌产品9个。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南车牌”轨道客车获得“中国名牌”产品。

 

  3.经济效益较好。在2008年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省铁路运输装备及其配套产业依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调查统计,截至2008年底,实现销售收入440亿元,利润43亿元,利税27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42.7%、23.1%和46.5%。

 

  4.研发能力较强。据了解,25家企业中,有11家拥有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室等研发、实验机构。其中市级中心5个、省级中心7个、国家级中心8个。为动车组和磁悬浮列车配套生产车体铝型材的山东丛林集团有限公司拥有2个省级技术中心和3个国家级中心,生产货车用高摩合成闸瓦的山东天佑实业有限公司拥有2个国家级中心。

 

  目前,我省铁路运输装备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配套业数量少、配套产品的种类少、配套企业的规模小、多数配套企业研发能力弱等。

 

  (二)面临的形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内需,2008年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确定,2009-2010年,全国将有2万公里新建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其中2009年全国将新铺铁路5148公里,到2020年铁路网总规模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4年间,国家拟安排铁路建设投资2.4万亿元,平均每年完成6000亿元,其中用于装备采购的投资每年在1000-1500亿元。这一时期将成为我国铁路高速发展的时期,为铁路运输装备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铁路建设需求为目标,认真落实国家和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实施名牌带动和标准化战略,做强龙头骨干企业,发展配套企业,提升行业竞争力,加快铁路运输装备产业较快发展。

 

  (二)原则。

 

  1.坚持重点发展与全面提升相结合。支持客、货整车生产企业发展,带动配套企业,鼓励配套企业加快调整提升,满足整车企业需要。2.坚持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相结合。鼓励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在抓好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3.坚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着力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三)发展目标。到2011年,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1.高速动车组生产能力达到120列(8辆编组)、城轨车辆600辆、高档客车300辆、铁路货车10000辆。

 

  2.完成时速350公里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研发,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保持我省高速动车组、高档客车国内市场占有率的领先地位。

 

  3.配套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三、发展重点

 

  (一)建设两个整车基地。

 

  1.青岛机车车辆生产基地。重点支持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装备有限公司,加快发展动车组和高档客车。加强系统集成技术、轻量化车体技术、高速转向架技术、制动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牵引及牵引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究,加快产品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体系建设,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动车组、铁路客车、城轨车辆、磁悬浮列车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国际一流的高速列车、城轨客车试验线、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整备基地和高速动车组、高档客车生产基地。

  2.济南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基地。以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做精做强城轨地铁客车和敞车、平车、漏斗车、罐车、特种车等货车产品,以重载、高速货车为发展方向,加大载重80吨级以上、时速120公里以上货车的研发力度,加快货车的全面提升换代。开发铁路铺架设备、架线车、专用清扫车辆等铁路特种装备及铁路建设施工装备,壮大铁路装备产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建成国内一流的快运货车研发和制造基地。

 

  (二)壮大一批配套企业。围绕机车发动机用活塞、缸体、缸盖,车用换向阀、液压缸、风机、刹车片、内外饰件、减震弹簧、合成闸瓦、电机、铝型材,车站物料输送系统,地铁用接触线、铁路桥梁用支架等在国内具有一定优势的配套装备和零部件,支持汶上纬海、淄博舜天科技、龙口丛林、南山铝业、莱州中耀机械、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山东金麒麟、宁津弹簧、德州中远玻璃钢、烟台金辉铜业等一批铁路运输装备和铁路建设配套企业,按照整车先进标准的要求和铁路建设的需要,加大科技和技术改造投入,加大研发力度,把产品做精、做优、做大。

 

  (三)研发一批配套新产品。支持企业围绕整车制造和铁路车站建设,研发、生产一批配套新产品。重点是:干线动车组车体、转向架(速度≥300km/h),干线动车组IGBT变流器(功率≥1200kW),干线动车组制动系统(速度≥200km/h),机车控制系统(机车功率≥9600kW),机车同步操纵系统(列车载重≥20000t),干线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速度≥200km/h),干线动车组空调系统(速度≥200km/h),干线动车组集便器(速度≥200km/h),干线动车组车钩(速度≥200km/h),高速受电弓滑板、接触网导线(速度≥200km/h),干线动车组门及控制系统(速度≥200km/h),城市轨道交通车辆IGBT变流机组(功率≥200kW),高速铁路建设用无渣导轨摊铺机(铺宽:4500mm-6000mm),轨道打磨车(速度≥120km/h;磨头数≥48),干线动车组车轮、车轴、轮对(速度≥200km/h),干线动车组IGCT变流器(功率≥1200kW),机车柴油机电喷控制系统、增压器(功率≥6000马力),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速度≥250km/h),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基于数字轨道电路的ATC系统及基于无线通信的CBTC系统),轨道探伤车、探地雷达车(速度≥120km/h),轨道综合检查车(速度≥200km/h),机车车辆救援车及救援机械(>160t)。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技改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支持整车企业根据国家铁路建设统一规划和自身核心技术,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制造层次,加速产品升级换代,满足铁路建设发展需要。鼓励零部件配套企业围绕动车组、铁路客车、货车、机车等高端领域,抓住我国动车技术快速发展机遇,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配套产品质量,增加配套产品品种,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二)强化自主创新,提升技术水平。鼓励青岛、济南整车生产企业充分发挥现有的创新平台力量,加大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培育核心竞争力。支持零部件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注重人才引进,加快人才培养,重视继续教育和培训,培育一批适应产业提升和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具备开发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完善营销手段,开拓市场空间。鼓励整车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在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分析国外市场,完善国际市场营销体系,扩大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份额。支持配套企业在满足国内整车企业和铁路建设配套需要的基础上,紧随整车生产企业和铁路建设部门,开拓国际市场,为产品开创更广阔的销售空间。

 

  (四)推进联合配套,形成产业战略。支持整车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省内配套企业合作,建立互惠互利的产业战略伙伴关系,对配套企业在技术、生产和经营管理上加强指导,稳定扩大省内配套产品的采购份额,进一步带动配套企业发展。鼓励整车生产企业支持省内配套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方面给予指导支持。鼓励配套企业积极与整车生产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建立技术联盟,依靠整车企业的技术研发平台、实验平台,实现联合开发、联合试制,加快现有产品水平的提升和新产品的研发。

 

  (五)注重招商引资,提升产业规模。鼓励企业围绕重点发展的产品和技术,加强与国外知名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的合资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有利条件,支持国外大公司来鲁投资兴业,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发展理念,不断扩大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

 

  (六)拓宽融资渠道,做好资金保障。各级、各部门应对铁路运输装备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工作给予重点支持,积极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提供贷款支持。改进外汇管理,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满足装备制造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合理用汇需求,为省内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并购国外研究开发机构或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七)加强财税支持,引导资金投向。一是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强化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各级财税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研究制定财税配套政策,促进产业调整振兴。二是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着力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对国家确定的重点支持项目,各级政府要创新资金筹集方式,调整资金支出结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四是切实落实国家新税法规定的增值税转型税收政策。

 

枣庄市科学技术局 Copyright 2009 www.lnjssc.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鲁ICP备09043870号
地址:枣庄市薛城区民生路629号(综合楼五楼) 电话:0632-3314164
主办:枣庄市科学技术局 承办:枣庄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枣庄市生产力促进中心